-
张庆奎
张庆奎,1924年生,乳名全心,艺名十三红。原籍是安徽卢州府(今安庆合瑞县)。先祖元末随红巾军刘福通来山西,遂落户临汾屯里。其父张三海,兼唱蒲剧和道情,演须生。 庆奎六岁入道情班,唱开场小戏,九岁被父亲送至襄汾三公村娃娃班学蒲剧,演丑角,
-
李忆兰
人物概述 评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25年8月10日,1992年初夏,李忆兰在赴戏校讲课途中突然患病,5月30日逝世,享年63岁。 祖籍北京,是河北梆子名老艺人大李贵云的女儿。 艺术经历 她从小在梆子班里长大,15岁改学京剧,20岁参加晋冀鲁豫第六军分区所属
-
王少楼
人物概述 王少楼(1911~1967),男,京剧老生、教师。字兆霆。祖籍山东,1911年11月8日,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八日生于北京,1967年1月22日,农历丙午年十二月十二日逝世。 出身梨园世家。祖父王顺福为旦角演员;父亲王毓楼工武生。姑母王明华是梅兰芳夫人
-
李有存
李有存 潮阳市邹阳乡人,潮剧名丑。生于贫苦之家,1936年卖身织云香班(一年后改名老赛永丰班)当童伶。初学老生,由名教戏徐乌辫先生开蒙,教授《回窑》的薛仁贵。1942年参加老怡梨班,1946年改习老丑,拜名丑吴甜为师,得授《刘障下山》和《桃花寨》
-
晋剧须生栗彩云
栗彩云(疤改英),乳名燕子,约于1923年出生在盂县城关东城武村,素有男孩子脾性,受其父(栗二,小本生意人,喜晋剧)影响,入村中自乐班拜郑国华(二旦子,盂县快班花脸)为师学戏,初习青衣。因其嗓音独到且刻苦用功,经一年多努力得戏不少,开锣露演,头角崭露,全班比拼,鳌
-
魏云
魏云(1936—2007 ) 女,国家一级演员,豫剧现代戏表演艺术家。河南省郑州市人。 她1951年考入郑州市文工团,1952年全省文工团整编后调入河南省歌剧团,遂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50年代初就先后主演了《新条件》、《罗汉钱》、《小二黑结婚》、《志愿
-
姚淑芳
姚淑芳 姚淑芳(1922—1968) 豫剧女演员。河南省开封市人。原姓韩,七岁时随姨母生活,改姓姚。十五岁拜豫剧艺人“小火鞭”为师,在西安香玉剧社搭班。姚幼年嗓子不甚好,为常香玉、陈素真唱配角。但她聪敏好学,刻苦钻研技艺,深受名艺
-
白燕仔
白燕仔(1919—2001) 粤曲演唱家。原名:陈庆旺,又名陈熊娴,广东南海人,生于广东佛山,家境贫困,父为乐师,幼年随父学艺,习“平喉”、“子喉”。9岁随父亲在佛山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卖唱,初习平喉,子喉,1941年得著名大喉演员熊飞影辅导,专攻大
-
新秀小旦演员田桂兰
田桂兰是晋剧爱好者十分熟悉的小旦演员,是解放以后党培养起来的新秀.由于她酷爱戏剧事业,一贯勤奋刻苦,具有顽强的进取精神,又善于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因此,她的表演艺术日趋成熟.田桂兰底工扎实,戏路较宽,尤以做工见长.她虽然专攻花旦.小旦,但突出了一门一路的局限
-
晋剧须生栗彩云
栗彩云(疤改英),乳名燕子,约于1923年出生在盂县城关东城武村,素有男孩子脾性,受其父(栗二,小本生意人,喜晋剧)影响,入村中自乐班拜郑国华(二旦子,盂县快班花脸)为师学戏,初习青衣。因其嗓音独到且刻苦用功,经一年多努力得戏不少,开锣露演,头角崭露,全班比拼,鳌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