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京剧人沪上说“国粹” 两代辜家人梦中看京剧
方寸舞台浓缩历史风雨,华丽唱段述说百年故事,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国粹”京剧,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百五十年的起起落落;如今,京剧超越了戏曲艺术的本身,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交织出中国人割舍不掉的民族情怀。 今天下午,一群特殊的京剧人
-
“京剧名家走基层——东西湖之旅”活动在慈惠石榴红村启动
前日晚,“京剧名家走基层——东西湖之旅”活动在慈惠石榴红村启动。省京剧院朱世慧、张慧芳、张小波等名家登台献艺,上演了《徐九经升官记》、《三岔口》、《智斗》等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京剧名段,赢得村民阵阵掌声。 据悉,此次“京剧名家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在津喜收评剧新徒
昨天上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专程来津喜收新徒——天津评剧院优秀花脸演员王杰,拜师仪式在天津财富豪为大酒店举行。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厚荣出席拜师仪式,京剧、评剧、梆子等戏曲界知名人士到场祝贺。 尚长荣是我国当代京剧极负盛名的净角
-
京剧关羽的脸谱上原来有七颗痣
最近读者徐程声给编辑寄来一信,信中说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的京剧连续剧《忠义千秋关云长》中,奚中路等四位名家扮演的关羽,右脸额都画上了一颗大黑痣,看了很不顺眼。关帝庙里的塑像、关羽的年画、瓷制品等都没有黑痣,京剧里关羽怎么长出痣来了?他想请记者帮办,向行家
-
10年苦练京剧六旬老太摘票友大赛桂冠
提起家住金水区顺二社区62岁的京剧迷吴高玲,邻居们都会竖起大拇指。10年前,她还是一个京剧的“门外汉”,但10年的刻苦学习,使她一举摘得了“央视全国京剧戏迷票友大赛”桂冠。昨日,记者来到了吴高玲家。 52岁开始拜师学艺
-
上海京剧院创排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将在东方艺术中心献演
3月15日、3月28日与4月13日,上海京剧院创排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将在东方艺术中心献演。这是首位“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三部曲首度连续上演。周日下午2点,尚长荣
-
京剧豫剧再续梨园情 尚长荣大师河南收新徒
一个是中国的国粹“京剧”,一个是河南戏剧的代表“豫剧”;一个是中国戏曲界的领军人物、京剧泰斗,一个是焦作豫剧团的普通演员。10月9日上午,在焦作市万方金莎大酒店里,焦作市豫剧团青年演员、被称为“豫北女包公”的张玉红向中国剧
-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33人日前启程赴拉美五国巡演
应智利圣地亚哥阿密尔艺术节和哥斯达黎加国际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受国家文化部委派,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一行33人日前启程赴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参加艺术节访问演出,在完成上述两国访演任务的同时,还将赴阿根廷、巴西、秘鲁等国进行巡回商演,整个访演行程历时50天。
-
《沙家浜》原名《芦荡火种》
《沙家浜》原名《芦荡火种》,是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1958年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剧。在众多现代戏中,北京京剧团根据沪剧移植演出的《芦荡火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目和好评,后来,根据各方意见,对剧本进一步修改,剧名改为《沙家浜》。历史中真实的“沙家浜”也
-
亦庄亦谐耀菊坛——访皖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
京剧的丑角在生、旦、净、末、丑中排行老五,一直处于最不起眼的附属地位。然而,有一个人率先将丑角以正面形象立于京剧舞台,工丑行又不囿于丑行,唱腔上把丑行与麒派老生唱法糅于一体,表演既有丑行的神韵亦有生行的气质,被专家认为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丑生”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