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路梆子,也称“雁剧”,是晋北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之一
北路梆子,也称“雁剧”,是晋北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晋北地区各县市,在分布上以忻州地区为中心,但其活动范围也扩展到了大同、包头等地。北路梆子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同治时期,它是由南路的蒲剧与忻州当地的方言和民间艺术长
-
河北梆子剧院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成功出演河北梆子新编历史剧《大都名伶》
作为“迎奥运·河北文化北京行”演出活动之一,省河北梆子剧院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了河北梆子新编历史剧《大都名伶》。 《大都名伶》是省河北梆子剧院近年来倾力打造的重点剧目,也是一部具有燕赵文化特色和较高艺术品位的戏剧精品。该剧为观众
-
河北梆子剧院晋京演出《大都名伶》和《绝唱》
《大都名伶》一剧作为“迎奥运·河北文化北京行”活动的首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迎奥运·河北文化北京行”系列演出活动,是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在北京展示河北文化艺术、弘扬燕赵人文精神的文艺演出活动。 据悉,此
-
莱芜梆子
莱芜市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努力发展现代文化事业。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院,剧院已初具规模,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介齐全,文化活动空前活跃。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地方戏曲“莱芜梆子”,是中国300多个剧种之一,《三定庄》,《红柳绿柳
-
每到星期六晚上,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腔就从程何庄村文化大院飞出来
唱大戏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走出来保国臣,头戴金冠遮云鬓,当年的铠甲披上身……”从去年冬至今,每到星期六晚上,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腔就从程何庄村文化大院飞出来。 村支部书记商春慧介绍,程何庄上世纪50年代就有河
-
难忘河北梆子曾经的辉煌
齐花坦在河北梆子《宝莲灯》中扮演三圣母。 四月的一天,在省会街头,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路人,其中60岁左右及20岁左右的各占半。采访的内容是是否听说过齐花坦这个名字?她是干什么的?结果,60岁左右这一组几乎都告诉了记者准确答案,而且,很多人一说
-
5月河北文化北京行 -- 河北梆子剧院演出剧目表
5月12日晚《大都名伶》5月13日晚《大都名伶》5月15日晚《绝唱》 演出地点:北京·长安大戏院 河北梆子历史故事剧《大都名伶》 创作演出情况简介本剧首演于2002年,至2006年经2次改版后,赴济南参加“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获专家评委
-
-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戏之一。约在明末清初,形成于陕西同州和山西蒲州一带的以“奚琴”和梆子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山陕梆子”,开始向四周扩散传播,衍变为支系庞杂、势力强大的北方梆子系统,山陕梆子的北路化蜕化出一个北路梆子新剧种。该剧种以
-
河北定兴,河北梆子诞生地 产生第一个河北梆子科班
清乾隆年间,一些山陕梆子艺人被清政府撵出京城,会同陕西移民来定兴安家落户。山陕梆子的东迁,促进了东西戏曲的和谐交融,落户的艺人在山陕梆子的基础上,剔除了定兴人不大喜欢的韵味,保留了原有唱腔中高亢有力的优点,揉进了河北的地方特色,创出了一种新声腔—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