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的身材、圆圆的脸蛋、说话语速很快,来自重庆京剧团的周利甜美中透着爽朗。在这次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10周年汇报演出上海站,周利将和上海京剧院金喜全合作《红鬃烈马》中的“别窑”一折。
虽然这些年周利演了不少尚派戏,但这次的“别窑”却是李玉茹的路子。周利告诉记者,其实自己现在是梅派、尚派、宋(德珠)派都学,青衣、花衫、刀马旦都演,和不少“青研班”的同学一样,走的是兼收并蓄的创新路子。
1 身上有股倔劲
周利的爷爷奶奶都是北方人,喜爱京剧,受家庭的影响,周利的父亲也爱看京剧,但周利小时候爱的却是跳舞。
周利10岁那年,重庆艺术学校招生。周利失望地发现没有舞蹈班,只有京剧班,在父亲的建议下,周利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情报考了京剧班,不想却以第一名的资格被录取。“当时我对京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旦角的头饰很漂亮。”周利坦率地说。不过,进了京剧班之后,周利很快就爱上了京剧,爱得无怨无悔。
周利既学文又学武,自然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吃更多的苦。重庆远离京剧的“大本营”,在那儿难免比别人少一些机会、多几分寂寞。周利长得俏丽可人,外界的各种诱惑也在所难免。周利告诉记者,为了京剧她曾放弃了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机会,放弃了拍电影、电视的机会。
问她有没有后悔过?周利说,在十七八岁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剧团的时候,面对种种诱惑的确迷惘过,不过她身上有股子倔劲儿,爱了上京剧就不愿放弃,“现在我早已经没有这种迷惘啦。”周利爽朗地笑道。
2 重回学生时代
2004年底,周利考进了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呈现在周利面前。专家学者被请来为学生们上理论课,排得满满的课程表上戏曲史、京剧史以及戏剧理论等等都是周利在艺校不曾上过的。
周利告诉记者,以前在重庆艺术学校除了表演只学一些语文、英语之类的文化课,从来没有上过戏剧理论课,虽然自己也曾在进剧团后看了些书,但终究比不上有老师讲解。“而且,”周利笑着说:“自己学也没这么自觉,在学校里大家都在上课,学习气氛非常好。”
“青研班”的研究生大部分是各剧团的“尖子”,一年集中两段时间在中国戏曲学院上课。在集中上课的日子里,这些来自各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重新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晚上或跟老师学戏,或集体出去观摩演出,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