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皖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
,“京剧名家寻根演唱会”正在黄山市徽州大剧院举行。在演出后台的休息室一角,一年过六旬的清瘦老者边缓缓踱步,边不停地吊嗓,认真地做着上台前的准备,神情十分专注。   这动人的一幕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人们。这位长者就是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一级演员、首届梅花奖获得者,也是京剧界唯一的文职中将叶少兰。 叶少兰在演唱叶派名剧《罗成叫关》选段。本报记者潘成摄   叶少兰祖籍在我省太湖,是京剧叶派小生艺术创始人叶盛兰之子。他的祖上作为“四喜班”的台柱,当年曾随“四大徽班”进京,并创办了有京剧“黄埔军校”之称的富连成社。作为叶派第六代传人,叶少兰知识广博,技艺全面,文武俱佳,他的嗓音宽亮,演唱刚柔相济,韵味醇厚,表演潇洒大气,游刃有余,注重体现和体验、形象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准确地为剧情和人物服务,在继承的基础上把京剧小生的表演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董伟告诉记者,叶少兰这次能来黄山参加演出殊为不易,他的母亲去世还不到一个月,而妻子又有病在身。10天前,叶少兰就因此取消了原定参加的庆祝天津市中华剧院开业一周年京剧名家荟萃演出。   可能是因为这次是众多艺术家一道回京剧故乡寻根,也可能是安徽人的缘故,叶少兰不仅来到了黄山,还为广大观众表演了叶派经典曲目《罗成叫关》选段。舞台上的叶少兰英武中含儒雅,寓神情之真于声色之美,深得其父艺术之三味,一招一式间把对安徽家乡父老乡亲的一片深情,化为小生气贯指发和稳健阳刚的气势,把落难罗成的悲愤无奈、悲壮苍凉刻画得入木三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叶少兰7岁学戏,前辈们的言传身教和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使他深深体会到京剧是练出来的,不是侃出来的。叶少兰认为,京剧不只是表现功夫,还要表现舞台上不同的人物、情节,还要会表演,会表演就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对所表现的内容、情节、人物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我非常兴奋,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京剧的根。”来到黄山,叶少兰异常激动。“从四大徽班进京,直到京剧的形成、建设和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这是我们家乡安徽作出的巨大贡献。”作为安徽人,叶少兰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老百姓这么欢迎,这么热烈,我体会到这种活动应该经常搞,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现实意义。”叶少兰认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他连连称赞安徽举办的这次京剧寻根之旅活动非常有意义,是建设大文化的大手笔。   舞台下的叶少兰书卷气十足,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为人也十分谦虚随和。“这次活动之所以受到观众这么热烈的欢迎,主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是京剧艺术的魅力。作为我们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从业者。”他认为,“演员的责任就是一个:勤学苦练。演员就是为观众服务的,要考虑市场需要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然后去做什么。”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