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黄梅戏搬上高中课堂
开课前曾派老师赴津“取经” “据统计,中国有360多个地方剧种,‘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昨天的戏曲课上,李燕芳老师让大家了解几种主要地方戏的名称、特色和京剧的脸谱知识、行当等。观看戏曲VCD影碟,模仿学唱经典戏曲片断,展示大量丰富多彩的脸谱、服饰图片。李老师通过可听可看的资料,让学生们走进了戏曲天地,在坐的几十名学生们听得颇有兴趣。 据了解,为了开好这门课,育才高中本学期初特地安排了李燕芳、刘雅婷等四名教师到位于天津的中国戏曲博物馆学习取经,并将那里的馆列陈设、戏曲文化等资料通过音像、图片等形式带回来。 在兴趣的基础上培养自学 “3个报名名额,但我们班上报名的就超过了10人。学生们好奇的是——这门课主要是学什么?”据教授黄梅戏的刘雅婷老师介绍,戏曲文化作为学校新开设的校本课程,尽管限定了高一、高二年级每班3个人的名额,但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她表示,戏曲老师主要是对学生在其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自学,因此教授给学生的东西不可能很深,特别是在“唱、念、做、打”等戏曲艺术手段的表现上肯定无法做好。“学生的主要兴趣点也很少在此,而在于对戏曲中脸谱、服饰、色彩等知识的了解。” 目前,学校每周一、二、三、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均开设了这门课程,共有6名教师分别教授越剧、京剧、黄梅戏、京韵大鼓、评书、豫剧等课程,其中包括两名音乐教师。 本报记者 汪志    ■ 对话 将戏曲文化作为特色课程坚持下去 ——对话育才高中政教处路伟伟主任 长江商报:是怎么想到将戏曲列为选修课的科目的? 路伟伟:选修课制度在我们学校推行已有六七年时间了。今年是武汉市“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年”活动,学校觉得,戏曲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学生在平时接触得也少,形式新颖,加上目前还没有哪所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因此学校决定开设戏曲文化课。 长江商报:其他还有哪些科目? 路伟伟:选修课还包括汽车模拟驾驶、播音与主持、电子制作、英语课本剧等,一共大概有30多门课,供全校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选修。 长江商报:戏曲课课时有多少? 路伟伟:本学期一共安排了24节戏曲文化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完成建设一个戏曲文化展览室并演出一台戏曲节目,将戏曲文化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课程持续开设下去。    主要是想多积累一些戏曲文化知识,接受一点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而不在于学到多么专业的戏曲表演手法。 ——高二年级一女生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在追求流行的同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同时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高二(9)班齐冠楠    我自己一直比较喜欢黄梅戏,在家的时候经常听。平时学习紧张,培养自己的戏曲兴趣也是学习之余的一种调节。 ——高二年级的龚黎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