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李维康入选第二批非遗传承人
五千年来,无数璀璨的中华文化遗产,就是靠着这种方试绵延不绝,流传至今。这些艺术和技艺的精粹之处往往不是文字和语言能够表达的。它是一种神韵,一种意蕴,一种师徒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交汇。这些艺术和技艺的传承人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这些传承人不但负载着民族的文化,而且个个都是我们的国宝。   今天,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将被授予这个光荣称号。传承人的称号不但代表着荣誉,更承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传承人是大师中的大师   去年6月9日“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22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其中涵盖了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五大类。此次公布的是第二批传承人,共有551人,涉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五大类。   其实早在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时,文化部对于传承人的评审和认定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文化部社文司巡视员周小璞对记者说,传承人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础上产生的,原则上每个项目申报两名。最初共申报了1000多名候选人。后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反复评审,再经社会公示、复核,才最终产生。第一批传承人所属的门类偏重于技艺类,评审起来比较简单,因此去年6月份就公布了。而此次公布的传承人多属艺术领域,评审起来更加复杂,所以多用了一年时间。   周小璞对记者说:“传承人,与我们平时所称的艺术大师不同。他们是在大师基础上评选出来的。不同之处在于,传承人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艺,既是活的宝库,又是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像傣族孔雀舞的代表人物,人们可能会首先想起杨丽萍,而在这份名单中我们看到孔雀舞真正的传承人是傣族的约相和旺腊。而京剧演员中杜近芳、尚长荣的名气则是无人不知。   地方政府重点扶持传承人   据了解,此次传承人中年龄在60岁以上者占总量的三分之二,而除了玉雕等少数艺术形式发展得比较红火之外,更多的传统技艺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局面。   周小璞告诉记者,国家将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保护传承人,包括帮助他们整理技艺资料,建立个人档案,提供传习场所,保证他们能够进行教学。   许多生活在西部地区的传承人,本身生活就十分艰苦。在这种情况下,传授技艺并把它们发扬光大,就更加困难了。对此,地方政府将重点对他们给予补贴。   此外,政府还将为这些传承人寻找市场合作,争取在发扬艺术的同时,为他们增加一些经济效益。“当然,这要建立在原汁原味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变了味儿。毕竟,这一切都是为了能使他们身上的绝活儿传承下来。”周小璞说。   传承人徒弟难寻   生活的艰苦并不是这些艺术大师最大的苦恼,徒弟难寻才是他们最大的忧虑。甘肃道情皮影大师史呈林祖传学唱皮影,他从17岁开始表演至今已经40多年了。但是面对着一天十元钱的演出收入,他的儿子没有继承祖辈的技艺,而是选择了外出打工。毕竟现在是一个经济社会,年轻人们更多体会到了生存的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许多年轻人对于繁复的传统艺术兴趣不高。一门传统艺术往往要学十年以上才能出徒,而面对有如此多诱惑的世界,很多年轻人来不及学到师傅艺术的精髓就急于出师了。民间多了很多匠人,却很少再有艺术大师。陕北秧歌的传承人李增恒老先生对记者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个艺术传下来,能有个接班的。”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