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易俗社百年剧场内高朋满座,西安三意社120周年演艺史、100周年建社史纪念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肖云儒、高建群、李宗奇、费秉勋、孙豹隐、叶浓、马河声、李爱琴、侯红琴、惠敏莉等专家、学者、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纪念百年剧社为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的卓越而辉煌的贡献。
西安三意社始于1895年,前身为江湖游走班社“长庆班”,1915年扎根骡马市,更名“长庆社”,1919年耶金山主持社务期间更名“三意社”,距今已有120年的演艺史,100年建社史。从一个民间班社成长为驰名西北地区的百年老社,三意社在秦腔乃至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回顾120载的漫长岁月,三意社在风云巨变的社会背景下,三意社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地坚守着秦腔这门古老艺术,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向来以“慷慨激昂”“响遏行云”享名,深受群众欢迎。
在著名学者肖云儒看来,易俗社是文人建设,一批文人的进入改造了原来的班社,建立起中国辛亥革命前后最早传播新思想的班社。而三意社则是民间班社进城,创始人是从商洛来的,后来在华阴组织演出,这是秦腔发展的两条路。“一个是文人建设提升它,一个是民间的班社进入西安再提升它。这两个社都是彪炳史册的,都对秦腔发展起了重大贡献。”孙豹隐表示,三意社的艺术最鲜明的代表了秦腔来自整个梆子戏的艺术特点,“它也是秦腔艺术的一处‘重镇’!”
与会的三意社演员纷纷表示要利用当前中央的戏曲传承的好政策,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振奋精神,使三意社老树常开新花。“我们要创作更多的精品剧目,大力培养后备人才,把秦腔艺术与市场开发融合,促进陕西秦腔艺术可持续发展。”三意社现任社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侯红琴说。
作为9岁就爱看戏的铁杆戏迷,著名书画家马河声则从细处建议,中国戏曲是传统的大写意,要保持秦腔的戏味,就没有必要做那么多舞台背景。“搞艺术的从业家要保持戏剧的傲气,不要迎合市场,也不要刻意争取年轻观众,时光会让有阅历的人喜欢上这门艺术。”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中国最秦腔永寿海选正式启动
下一篇:农家院建舞台 每周演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