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新秀”拜师“昆曲名家”石小梅

8月22日,南京市文投集团下属市演艺集团越剧团“石小梅收徒·李晓旭拜师仪式”在老门东金陵戏坊举行。市领导徐宁及老领导顾浩、陆军等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据悉,李晓旭是南京市演艺集团自2014年启动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以来,第5位拜投名师的优秀青年演员。同时,这也是越剧团举行的首次拜师仪式。作为国内戏剧界少见的跨界拜师,“越剧新秀”拜“昆曲名家”,南京市演艺集团这一行动的初衷,就是在国务院《关于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及省市出台相关政策的新态势下,采取“戏曲+”模式,主动拥抱市场,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的又一次尝试。

意料之外:石小梅首收女徒弟,不是唱昆曲的

李晓旭是一位85后越剧人,工小生,2004年从江苏省戏曲学校毕业后才两年,就拜入越剧“毕派”创始人毕春芳门下,成为毕派的关门弟子。许仙、唐伯虎、梁山伯……越剧中的经典小生形象,她都扮演过。“嗓音洪亮、表演自然”,是外界给她的评价。继2009年荣获CCTV“越女争锋”第二季小生组金奖后,李晓旭又斩获了第六届“江苏省红梅奖”金奖,随后将全国红梅杯金奖收入囊中,去年又参加了央视春节戏曲晚会,事业一路攀升的李晓旭已然成为全国越剧迷心中的潜力新人。

石小梅,梅花奖、文华奖双料得主,同时也是昆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塑造的小生形象飘逸峻拔,郎艳独绝,表演风格亦被称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番李晓旭拜入其门下,将成为她的第一位女弟子。石小梅感叹,相对男演员来讲,女性要演好小生,必须付出更多,举手投足、表情、声音……每个细节都要高度敏感,以免不自觉地流露“女相”。说到对女徒弟李晓旭的期望,石小梅一如她的很“酷”的表演风格,“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艺术没有捷径可走,一切都要靠努力与奋斗。”

拜师仪式上,李晓旭说自己对石小梅老师仰慕已久,一直希望能够在整体表演上兼学昆曲,今天拜入石门下受教,可谓得偿所愿。

情理之中:昆曲是越剧的奶娘

常道越剧尺素弦下哀婉情,起调拖腔意无穷,她流派众多,名家林立,为何此回非得跨界拜师?“越剧中袁派创始人袁雪芬曾经讲过,越剧有两位奶娘,一个是昆曲,一个是话剧,” 南京市演艺集团旗下越剧团团长杨庆锦解释道,“越剧从昆曲中习得身段、程式,造就从俗到雅的起转承合;又从话剧中领会情感释读,增强艺术感染的节奏张力。”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越剧走出西窗竹影烟波画船,寒塘鹤影冷月诗魂,走出属于烟雨江南的地方戏种,华丽转身为全国性的高雅剧种,同时这也是传统戏曲艺术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此次南京市越剧团的拜师活动引发了国内越剧界的高度关注,越剧向昆曲请益并不鲜闻,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就经常请江苏省昆剧院的石小梅、孔爱萍去讲课交流,不过像南京市越剧团这般正式拜师实属罕见,算是开创了戏曲跨界交流的先河。谈及跨界收徒,李晓旭的越剧导师毕春芳表示十分支持,“一个演员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越剧也要跟着发展”。石小梅则表示,“我拜过三位老师(俞振飞、周传瑛和沈传芷),我没有门户之见,在我看来,不管拜谁为师,最后都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事实上,李晓旭自全国“越女争锋”被更多戏迷认识以后,就有粉丝在百度贴吧留言,建议李晓旭“加强毕派小腔的特色,整体表演上兼学昆曲,这样利于更好地塑造越剧中众多小生的形象。”因此,李晓旭拜师著名昆曲小生石小梅,主要就在于帮助她在整体表演上提升,也是回应了戏迷们的呼声。

此外,杨庆锦还透露,李晓旭拜师只是越剧团青年演员拜师活动的第一波,本月28日,越剧团的青年演员吉飞、章琪将分别拜梅花奖得主王君安、陶琪为师。

 

李晓旭送《拜师贴》给师父。

 

李晓旭给师父石小梅敬茶。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