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对角色的习惯理解
项羽就是一个诗人
在历史的记载里,项羽是“楚霸王”。在导演王晓鹰眼中,项羽则是一个诗人。王晓鹰说:“让他热血沸腾的是在疆场上厮杀的那种气度,让他百肠绕指的是和虞姬之间灵魂深处相互理解交融的爱情。他所追求的并非政治意义上的‘江山’,他的‘英雄’称号甚至都成问题,因为中国人习惯以成败论英雄,而项羽是失败者。但是他让我崇敬,因为他至情至性、光明磊落。他所追求的,正是我们理想中的那种超越功利、超越实用的对人性美的追求。”
抛弃对表演的习惯理解
一人多角很过瘾
在剧中,扮演主角项羽的房子斌是最累的,因为他从始至终不下舞台。而给他当配角的张昊,似乎更累。因为他要一个人分饰13个角色。张昊在剧中只有一套服装,却要把范曾、李由、韩信、吕后、项庄、子婴、刘太公等年龄、性别、性格有很大差异的角色在不到两小时的剧情中一一呈现。
演员张昊对这种艺术处理表现得很兴奋,他说:“对于一个演员来讲,这是一次多难得的挑战。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区分角色,把自己从这些角色里剥离开。以前我最多演过一只‘猫’,现在我一下子要演13个人。我现在每天都对这个角色问一遍,为什么你是这样的人?回答的过程就是塑造人物的性格。在我的演绎中,吕后出场的几分钟就要呈现一个吃醋的女强人形象,很有趣的。”
在导演王晓鹰的眼中,这种艺术处理方式恰恰是最适合这部戏的表现方式。“在项羽的生命中出现过很多人,每个人在他的生命中可能只出现了一个片段。怎么表现?我觉得一人饰多角是最好的方式。而且这是一种很过瘾的艺术处理方式。
观众会不会看乱了呢?王晓鹰说:“这对演员的演技是个很大的考验,以前我尝试过让一个人饰演5个角色,那次的角色还需要变换服装,这次就一套服装,只不过扮老头的时候可能会戴着髯口,完全展示演员的表演功力。我希望观众可以用一种很独特的戏剧欣赏方式来看待这部戏。”
抛弃对话剧的习惯理解
话剧里用上京剧念白
在《霸王歌行》中,王晓鹰邀请到一位梅派青衣演员来出演“虞姬”。一段京剧的念白之后,“虞姬”忽然又开始用话剧的台词方式说话。京剧与话剧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穿插进行,这种转换方式,没有一个过度接受起来有点不习惯。
“我想观众看了不是有点不习惯,而是非常不习惯。”王晓鹰略微想了一下说,“项羽和虞姬的故事与传统京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割断。于是我选择这样一个特殊的衔接方式。这么做肯定会挑战观众的习惯看戏方式,但是如果你不是很坚持自己的习惯,你会领略到这两种艺术形式来回穿插的微妙。”竞报记者 李特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