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叫好:这是今年最好的京剧

  

 

  上个月,习近平主席访英,谈到中英两国人民的情谊,特别提到1942年,浙江舟山渔民冒着生命危险,营救了日本“里斯本丸”号上数百名英国战俘的往事。这段往事记载了二战时中英两国人民休戚与共的历史,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

  事实上,就在习主席访问英国的前两个月,由浙江省文化厅重点策划、浙江京剧团精心创排、舟山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协助创作的现代京剧《东极英雄》,就已经在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保利大剧院上演了。

  11月8日和9日,《东极英雄》首次走出浙江,在福建省福州市凤凰剧院上演,接下来该剧还将赴福建省多座城市和上海,展开全国巡演。将有更多的人,通过这部剧,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与众不同!闪着人性光辉的抗战京剧

  早在去年,该剧导演、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就开始准备题材。在众多题材中,这个题材一下子将他的心紧紧抓住。在他眼里,这样一个国际事件,这样一个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故事,最能表现出他心中的抗战。

  对高举着“京剧南派武戏”大旗的浙京来说,战争戏正好能发挥出长项。舞台上,精彩武戏看得人眼花缭乱。

  然而,真正让这部剧出众的,是戏中的“人性”光辉。做一部不一样的抗战剧,是翁国生一开始就秉持的想法。他认为,以往的抗日作品更多体现了正面抗战的本身,作品中的中国人大都英勇顽强,而日本鬼子则一定是阴险残暴,形象比较单一。当代人纪念那场战争,应该挖掘出战争背后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和人文内涵。最终,“回家”成为这部剧的核心主题。全剧用“回家”串联起故事中的三方——中国渔民、英军战俘和日本兵。当《归家谣》响起,当苏格兰风笛响起,当《樱花曲》响起,中国渔民、英军战俘和日本兵的脸上都有着一样的温情,一样的“人性”。

  这部剧在舟山首演时,当年参与救人的渔民及后人也来到现场看戏,气氛热烈而感人。许多观众泪洒剧场。

  专家叫好 这是今年看过最好的京剧

  11月5日,省文化厅专门为《东极英雄》举行了一场专家研讨会。

  研讨会上,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薛亮透露,《东极英雄》不仅入选了今年的“浙江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还入选了国家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

  专程从北京赶来的资深京剧评论家封杰表示,“2014年我看过最好的京剧是吉林省京剧院的《杨靖宇》,而今年则是浙江京剧团的《东极英雄》莫属。尤为难得的是,《杨靖宇》是文戏,《东极英雄》则是文武并重。现在优秀的文武老生实在太少了,再加上导演也是大武生出身,所以看了相当激动。”

  怎样炼成?八易剧本,细节抠了无数次

  “翁国生是拼命三郎,结果把我也拖成拼命三郎。”编剧黄先刚透露,虽然才演出了近十场,但剧本已经八易其稿。

  为了打造这个戏,翁国生率领主创团队先后四次到达巨浪滔天的舟山海域采风,三次登上风大浪急的东极列岛。用京剧演绎现代戏,将传统的表演程式,融进现代戏的情境当中,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采风时,无风三尺浪的海面和众人在小船上前俯后仰的情景,却让翁国生有了灵感,京剧武戏中的“唱念作打翻”不正适合表现剧中海上的颠簸和激烈的战斗场面吗?于是,有了后来舞台上一场场精彩的武戏。

  排练之时,正是三伏天,全团上下,冒着酷暑排练两个月,多名演员轻伤不下火线,在翁国生的带领下,细抠每个表演细节。首演以来,也是一边演,一边改,即使是出征前一天,一些细节还在修改。

  对于此次巡演,翁国生说:“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发生在浙江舟山群岛的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还期望有机会能让这部京剧演到英国去。”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