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越剧《燃灯者》下月首演

   2014年12月10日,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倒在了赶赴徐汇区法院参加司法改革座谈的路上,年仅47岁的他因心脏病突发救治无效在瑞金医院去世。本报率先报道了邹碧华的事迹,2015年12月10日,根据邹碧华先进事迹改编的大型当代越剧《燃灯者》将在上海大宁剧院公演。该剧由著名剧作家、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任总编剧,黄嬿、张裕共同创作剧本,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上海越剧院一团演出。

  邹碧华生前自比“庭前独角兽”,身后被誉为“燃灯者”,是中国司法改革的践行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深复杂的司法改革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司法和司法改革怎样在戏曲作品里让普通观众也能看懂?怎样打破普通人与先进人物之间的距离感,让人觉得他是真实可信的?同样身为管理者的李莉特别能体会邹碧华在制度改革和法院管理方面的贡献,但作为编剧的她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构成戏剧冲突的完整案例。“原本我也觉得邹碧华的事迹要用戏曲来表现很难,因为没有曲折离奇的案件审理过程,不利于故事情节的推动。”可后来,随着对人物的了解越发深入,编剧组越发被邹碧华的情怀所感染,“如果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当然有利于制造戏剧冲突,但若能以人格力量感染人或许更深刻。”

  剧本最终从邹碧华的事迹中采集了两个真实原型,在真实事件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加工改写,不仅使故事更吸引人,也体现了邹碧华的改革举措在个体案例中的落实效果。例如,剧中的第二个故事取材于邹碧华帮助一位白血病儿的真实事例,戏中加强了病儿律师的戏份,把邹碧华改善法官与律师关系的做法生动地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同时,巧妙地在这个事例中移花接木地引入了邹碧华在社保案审理中创造的新做法,使观众从一个很贴近生活的案例故事中了解了司法,也感知了邹碧华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呵护。在真实案例之外,戏中还将出现邹碧华与妻子、与老师的对手戏。邹碧华与爱人唐海琳是北大法律系的同班同学,有着共同的司法理想。在妻子眼里,邹碧华始终是个“阳光大男孩”。“庭前独角兽”的另一面、当代知识分子家庭的情怀情趣,都将通过越剧化的表现手法加以展现。

  剧中有两个完全虚构的角色,分别是邹碧华的老师李仲祥父女。该剧的唱腔设计陈钧说:“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本来以为司法改革就是改法律,改章程。看完剧本才知道,改革改革,还是人的问题”,这个“人”的代指就是李仲祥。李仲祥代表了在改革进程中受到影响的人群,他们不是改革的阻挠者更不是破坏者,却因为观念或利益的冲突,不选择与邹碧华站在一起。师徒关系也是虚构的,为的是加强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激烈程度。扮演李仲祥的著名越剧演员许杰说:“生活当中,邹碧华是少数,李仲祥是大多数”,所以,这个虚构的人物反而更令人觉得似曾相识。在剧中,李仲祥的戏份仅次于邹碧华,剧本赋予他很多观众一看就会心一笑的台词。一个忠诚的老法官和一个同样忠诚的新法官,师徒之间因为观念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最终激化为全剧最高潮的一场戏。

  《燃灯者》由男女合演的上海越剧院一团创作演出。该剧导演杨小青表示:“男女合演的存在实际上是为了拓展越剧的表现题材,可以演近代戏、现代戏和当代戏,也可以在传统越剧才子佳人题材的基础上再拓展一些宏大题材,可惜现在男女合演在这份职能担当上比较薄弱。此前,我在上海越剧院一团导演了《家》,这部戏现在已经传承给了青年一代。越剧演以爱情故事为支撑的《家》还是胜任的,但要演一个当代法官的故事,得从根本上完成气质转型。”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