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京剧电影《布依女人》剧照。
侯丹梅扮演《布依女人》主角。
经过40天的拍摄,现代京剧电影《布依女人》最近杀青,在经过后期制作后,将作为纪念长征80周年的献礼影片在明年上映。
据市文广新局局长韦鸿宁介绍,上世纪70年代,贵州京剧院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原创剧目《苗岭风雷》拍成戏曲电影,上映后风靡全国,成为当时很多京剧院团的学演剧目。此次将《布依女人》拍成高清数字戏曲电影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经市文广新局与市委宣传部、贵州京剧院多次研讨、筹划,邀请著名导演、演员组成电影团队阵容,希望能最大程度地通过电影展现唯美的舞台画面和精湛的国粹艺术,在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弘扬民族文化、唱响贵州、宣传贵阳。“明年即为红军长征80周年,也是《布依女人》搬上艺术舞台的10周年,选择在此时开拍《布依女人》电影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纪念意义。相信《布依女人》拍成数字戏曲电影后,将是我省继《苗岭风雷》之后的又一力作,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绽放的又一朵绚丽之花。”
据介绍,《布依女人》是贵州京剧院2006年创作排演的一台优秀剧目,由我省著名剧作家陈泽恺根据赵凡奇原著话剧《盘江屋里人》改编,领衔主演获“政府最高奖——文华表演奖”、“梅花奖”、“白玉兰奖”等诸多殊荣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特邀著名戏曲导演谢平安、中央戏剧学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刘杏林、云南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周明义等担任主创。
该剧讲述了红军长征经过贵州时与少数民族鱼水相依的故事,剧中纯朴善良的布依族妇女盘秀儿在危难之中,历尽艰难解救红军伤员和照料红军遗孤,展现出人世间的真善美,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融入了独特的贵州布依文化。
该剧自2006年搬上舞台后引起了省内外戏剧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曾获贵州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银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等。
此次电影《布依女人》的拍摄由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的著名戏曲电影电视导演杨瑞青执导,领衔主演仍由侯丹梅担纲。
“《布依女人》是一个很优秀的剧目,剧情好,还有侯丹梅这样优秀的演员。作为国内第一部布依题材的京剧电影,我们不仅要在影片中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还要展示贵州独特的布依文化,展现美丽的山水、美丽的人。”杨瑞青介绍说,剧组此次动用了飞行器进行拍摄,这样的设备更能将贵州山水的大气和秀美充分展现出来。为了准确地展示、演绎布依文化,主创人员更是请教了专家学者,翻阅了大量资料,仅是剧中人的服饰就花了大量功夫全部重新制作,即使是服饰上的一个绣花纹样也要精益求精。
在20天的拍摄中,剧组深入到开阳、贞丰、兴义、高荡等布依村寨拍摄。在兴义万峰林拍摄外景时,为了拍摄到最佳角度,摄影师马然在悬崖上空旋转着拍摄了一下午,让大家都捏了一把汗,杨导更是紧张得哭了。
每天,演员们都是天不亮就化妆,经常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卸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大家都怀着一个共同心愿:展示贵州京剧的风采,展示贵州的魅力!
对于主演侯丹梅,尽管在舞台上的表演已是炉火纯青,但演电影却是第一次,一开始就感觉压力巨大。“在实景中表演与在舞台上表演截然不同,刚开始拍摄时,我一上场就会很自然地露出‘亮相’的表情,还有很多情节的表演都带有明显的京剧舞台的痕迹,一次次地被导演叫停,我一边不断地提醒自己改掉习惯,一边还要努力地入戏,觉得太难了。”
克服舞台表演习惯还不算是最难的,只用了3天时间,侯丹梅的表演就自然流畅了,得到导演的赞扬。“难度最大的还是哭戏太多,有紧张的哭、委屈的哭、思念的哭、感动的哭……因为机位在不停的变换,一天要哭很多次,经常是这个机位的哭完了换个机位接着哭。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保持在戏中的状态,即使拍戏中休息的间隙我仍是在戏中没出来,谁跟我打招呼都听不见。”侯丹梅说,好在她平时在工作之余看了不少电影,从电影演员的表演中得到的启发此次都用上了。
“这次拍摄大家都很投入,一心想把这部剧拍好,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收获了许多经验,还经历了许多感动,这将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侯丹梅说。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