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剧作家林榆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他是一名革命者,又是一位艺术家,数十年来,他用革命的魄力和艺术的眼光,为粤剧艺术的发展“拨开云雾”,被誉为是“新中国粤剧的幕后推手”。他,就是来自东莞的剧作家——林榆。

  林老已经年过九旬,但是一谈起粤剧话题,老人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青春年代。

  原广东粤剧院院长林瑜:“我是学生仔,我在学校搞过文艺活动,又参加过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所以回来了就将我介绍入东路剧团,东江纵队的东路剧团,那里一直活动到最后东纵北撤。”

  从学生仔到革命者,林榆伴随东纵走过了艰难的抗战岁月,抗战胜利东纵北撤,林榆辗转来到香港,继续从事党的宣传工作。

  原广东粤剧院院长林瑜:“我的工作是搞艺术,但是我都是跟着党走,在东纵北撤以后,我去了香港,也有组织关系,参加香港的进步团体,叫中原剧艺社,这是共产党领导的一个演出单位。”

  1949年,广州解放,林榆又从北京南下,被分配到军管会文艺处任接管组组长,任务是接管有关文艺方面的所有敌产,也正是这个机遇,林榆的后半生,从此跟粤剧结上了不解之缘。

  原广东粤剧院院长林瑜:“我作为军管代表接管广州所有的文艺单位,大量工作戏院,当时全市文化娱乐电影很少,唯有粤剧的戏院观众很多。我们组织了国营粤剧团,自己重新组织年轻的演员,一些原来的负责下农村演出,农村粤剧队,我们解放初期组织的农村粤剧队有十几个,下乡演出二三年。”

  用革命的魄力和艺术的眼光,林榆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力推动了“新粤剧”的发展,打破了“新粤剧难有群众基础”的忧虑。

  原广东粤剧院院长林瑜:“粤剧的剧本乱七八糟的,旧社会的不行的,不能演那些戏,因此我们组织一个将原来写粤剧的人组织一个粤剧组,我主持新编粤剧,来代替旧的粤剧。”

  三十年间,林榆共导演了《山乡风云》《关汉卿》等40多部粤剧。晚年,林榆相继编写了《伦文叙传奇》《花蕊夫人》等十多个剧本,分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广东省政府的“粤剧艺术突出成就奖”和“广东鲁迅文艺奖”等重要奖项,就在今年12月7日,林榆还荣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