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专项”培育2927支基层群众文艺团队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13届北京市“春树杯”京剧大赛上杀出一支“黑马”,曾名不见经传的东风乡“步步高”京剧团一举夺魁,震惊四座,被业内专家称之为“出于民间、高于民间的优秀京剧团”。

  事实上,让人惊艳的朝阳基层文花团队还有很多。“十二五”期间,受基层文艺队伍专项扶持政策实施之惠,朝阳区投入了约1754万元资金,培育出了像“步步高”一样的“黑马”文艺队伍2927支。

  其实,早在2005年,“步步高”京剧队就由京剧爱好者马荣孚自发组织成立。但直至2010年,这支队伍还是个仅有几人参与的松散京剧爱好小组。

  “那时,就是哥几个偶尔聚聚唱几嗓子过过瘾,排练演出更不敢想。”东风乡“步步高”京剧团现任团长马荣孚告诉记者。

  当初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年间,这个队伍不仅扩大到50多人,文武场齐全,传统戏、现代戏都能唱整场的折子,有一支20多人乐队,还在市级比赛中摘得桂冠。“没有政府的扶持,就没有京剧队的今天。”马荣孚感慨地讲道。

  这几年,区、乡、社区都很支持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服装道具、场地师资、演出平台等,各个方面几乎全包,不仅多次花钱请国家京剧院的老师来指导,场地上也是竭尽所能,提供了个大型音乐室供京剧团排练、教学。“今年还花了数万元给我们购置了定音鼓、合声器等器材,使我们成为目前京城唯一有交响乐队的民间京剧队,这些都让我们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成长。”

  东风乡“步步高”京剧团的今天,最直接的原因是得益于朝阳区近年来推出的基层文艺团队扶持政策,尤其是2013年推出的《朝阳区群众文艺团队扶持奖励办法》。

  根据办法,朝阳区采取分级分类认定、重点培育、广泛扶持的方式,根据各基层文艺团体的日常表现和团队在认定比赛中的成绩,将区域文艺团队分为五大类。其中一类团队为区级示范团队和区级品牌特色团队;二类团队为区级优秀团队;三类团队为区级特色团队;四类团队属街乡优秀团队;五类团队则为普及型团队。

  “我们根据团队的不同,分别予以每年6万元到1000元不等的资金扶持,每年总投入在300万到400万之间。”朝阳区文化委文化科科长李宏钧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仅对基层文艺团队的资金扶持上,“十二五”期间朝阳区就投入了1754.47万元。“钱下拨到各街乡,由他们多具体根据各队伍情况从各方面予以培育扶持,成效很明显,鼓励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与此同时,为切实提升基层文艺团队的整体水平,朝阳区还采取各种类型的文化配送服务,整合北京舞蹈学院、煤矿文工团等各专业院团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驻区文化名人、文化专家以及群众文化带头人的影响力和辅导带动作用,全年为基层文艺团队提供培训指导。

  “这两年在普及的基础上,我们还着意进行精品团队的打造,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化运作方式,整合优质文化资源,有力提升了基层团队的水平,有合唱、舞蹈、戏曲、民俗等几个方面。”李宏钧说。

  区文化委还竭力为优秀团队搭建平台,不少团队在近年来北京市的各种文艺活动中崭露头脚,还摘得殊荣,如三里屯月亮合唱团、亚运村高娃舞蹈队、潘家园京剧队等,这些团队又如同一个个小型“花园”,正将文化艺术的芬芳无私地撒播到朝阳的各个角落里。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