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走进大剧场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适应现代审美的同时如何保留传统神韵是个大问题。前天深夜,记者独家专访了当今梅坛掌门梅葆玖先生。葆玖先生畅谈了刚刚成功演出的《中国贵妃》、《洛神赋》两部新编梅派经典,也针对当前京剧改革的症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葆玖先生告诉记者,许多老观众一见新编戏就皱眉头,其实现在奉为经典的许多梅派戏如《天女散花》、《洛神》,二、三十年代都是很时髦的“新编戏”。不过京剧怎么变,都不能忘了自己姓“京”。梅兰芳先生半个世纪就提出了“移步不换形”的原则,现在看来,仍然没有过时。现在不少新编戏戏说、话剧的成份太重,大幕一开,布景满台,给人的感觉就不是京剧。如果任由这种新编戏泛滥舞台,恐怕天不灭京剧京剧自己也要消亡。
前段时间在上海大戏院首演的《中国贵妃》投资1000万,演员总人数超过700人,荟萃了戏曲、歌舞、美术等各个艺术门类的精英。但就是这样一部以“大制作”号召的新编戏,其中“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段落也还是完全保留传统身段和唱腔,这一点连最挑剔的老观众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贵妃》还是京剧,还是梅派!《洛神赋》也一样。唱段还是昆腔皮黄,服饰还是水袖髯口,同时剧情中增加了三曹父子宫廷相争的情节,舞美也运用了现代声、光、电的手段,丰富了原来《洛神》的内涵,现代观众也更爱看了。
葆玖先生说,这次新编《中国贵妃》、《洛神赋》的成功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今后几年,他将和有关方面合作,把《天女散花》、《西施》等梅派经典一个一个用现代形式包装,重新搬上舞台。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唯美京剧《梅兰芳华》 倾倒众生
下一篇:京剧走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