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首演那天晚上,村里很多人都来给我们加油鼓劲,这让我们重振粤剧团雄风的信心更足了。”2月17日,来到兴业县葵阳镇泉江村,泉江村粤剧团的成员彭洁长和记者说起他们大年初四晚的演出时,激动的心情依然没有平复。
“泉江村粤剧团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可火了。”彭洁长笑着回忆道,泉江村粤剧团成立于1978年,共有30多名演员,全部来自本村的文艺骨干,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那时候到处去演出,周边乡镇和村屯几乎都走遍了,可算得上是一支小有名气的村级粤剧团。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粤剧团里的演员老的老、嫁的嫁等各种原因,剧团被迫解散。
剧团散了,但所有的道具、戏服都被保存了下来,用一个个木箱子装着,放在了旧村委办公楼的一间房子里。每每看到这些铺满灰尘的旧箱子,彭洁长和他以前朝夕相处的团友都感到无比惋惜和遗憾,重组粤剧团的念想从未断过。
彭洁长等人的期盼,泉江村支书彭广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要想让粤剧团重组起来,得有一个像样的舞台。”2014年,在泉江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泉江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开始筹建。
得知村里要开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原粤剧团的文艺骨干陈德波喜出望外,开始动员原来的班子成员,并挖掘村里有底子的粤剧人才,计划重组粤剧团。2014年8月,在陈德波等人的努力下,共找到了近30名原班人马和新成员。只要有空,大家就聚到村幸福老人院里练习粤剧。
2015年7月,总投资40多万元的泉江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建筑面积380多平方米,集舞台、图书室、青少年活动中心、多功能室等为一体,并配备有两个灯光球场。
舞台建好了,登台的“东风”也随之吹来。2015年11月,葵阳镇文化站站长彭丽鲜找到陈德波,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县里要举行第二届鹩剧汇演,让泉江村粤剧团代表葵阳镇参赛。
“排练了那么长时间,我们等的就是这个登台的好机会。”陈德波和粤剧团的成员们听到消息后,个个热血沸腾,迅速行动,很快就根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精准扶贫入户调查工作中的故事,编排出了剧曲《春风送暖》。
新建成的村公共服务中心,成了粤剧团排练的好场所。每天晚上,团员们都集中在一起排练。大家铆足了干劲,舞台上洒下了他们刻苦排练的汗水。
2015年12月21日晚,兴业县第二届鹩剧汇演在大平山镇休闲广场举行。泉江村粤剧团表演的剧曲《春风送暖》,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获得了二等奖。
隔了多年再次登台表演,而且获得不错的名次,这让大家备受鼓舞。但是这仅是一场比赛,对粤剧团成员而言,唱一台属于自己的戏,才算是粤剧团重组后的首演。
“干脆利用春节期间,登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舞台,来一场粤剧团重组的首演吧!”陈德波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支持,大家迅速编出了一个共7场戏的新剧目《红丝错》。
2月11日大年初四晚,在全村人的翘首期盼中,泉江村粤剧团迎来了他们重组后的首场演出。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大家全身心投入,为村民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表演。台下的男女老幼,都看得津津有味,小山村里洋溢着新春祥和、快乐的气氛。
“粤剧团终于重组并完成了首场演出,还是在村里新建的大舞台上为乡亲们演出,这将是粤剧团的一个新开始。以后我们会排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陈德波高兴地说。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机器人无人机花城闹元宵
下一篇:逛庙会看粤剧 美猴王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