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粤剧《璎珞传》演出照

  

 

  ▲璎珞公主与优填王甜蜜相遇。

  记者昨日从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了解到,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选送的大型粤剧《璎珞传》项目、《南派粤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项目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其中,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有两大项目入选,其创作排演的大型粤剧《璎珞传》入选大型舞台艺术新创作类资助项目;《南派粤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入选人才培养类资助项目。由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排演的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入选传播交流推广类资助项目。三大项目共获得570万元资助额度。

  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资助类型包括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养和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国家艺术基金官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共计有4402个项目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最后获得资助的大型舞台剧和作品类项目为196项,传播交流推广类项目为107项,艺术人才培养类项目为99项。

  自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设立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基金申报工作,积极组织文艺院团精心编创、推陈出新、打造精品,并按照要求,严谨细致地做好申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14年南宁市舞剧《百鸟衣》、群舞《和·鞋》、末伦《送情鞋》成功入选,其中大型舞剧《百鸟衣》获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是广西入选大型舞台剧和作品的唯一作品, 加上2015年的成果,南宁成为广西唯一连续两年入选大型剧目项目的城市。同时两年6个项目累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955万元。这些对促进和推动我市文艺精品创作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5年入选的大型粤剧《璎珞传》是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重点打造的创新型剧目,该剧取材自古印度戒日王的同名梵剧,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文化,以层层剥笋式的悬念结构,在“一生二旦一丑”的角色设置中展示粤剧生旦戏的魅力,将粤剧表演的传统排场与印度戏剧的歌舞形式有机结合,同时加入诙谐有趣的戏曲元素,使古老的梵剧通过南派粤剧的嫁接,成就一次大胆的艺术革新。据了解,《璎珞传》正在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的要求进行修改、提升,预计于4月中旬接受国家艺术基金验收,之后便会开启全国巡演40场的旅程。

  《南派粤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是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响应国家繁荣戏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号召,精心策划的人才培养项目。粤剧作为海内外广泛传播、最有影响的中国传统戏曲种类之一,其传统精髓主要保存和体现在南派粤剧的表演艺术风格上,扶持和加强南派粤剧表演人才培训,是传承和弘扬南派粤剧的重要方法之一。借助国家艺术基金对该项目的支持,将使南派粤剧艺术特色、艺术风格和表演技艺的精华得到传承,也为推进南派粤剧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据介绍,“人才培养”项目计划于7月开班,共招收30人,培训期为两个月,其中集中培训为一个月,内容包括南派粤剧理论、排场、程式以及代表剧目学习。“人才培养”成果将体现在南派特色剧目《西河会妻》中,预计该剧于9月在南宁上演。

  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全国巡演项目是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继大型舞剧《百鸟衣》后再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剧目将借助艺术基金的资金支持,于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共计20场以《妈勒访天边》剧巡演为核心,集主题影展、专题研讨、壮文化体验坊等于一体的交流推广项目,通过立体、鲜活的方式,将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舞台艺术精品在全国进行推广。

  记者还了解到,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于今日截止,申报内容包括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美术创作资助项目以及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南宁市有关部门已经准备好申报资料,正在进行递交工作。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