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响中华|记者手札 擂鼓震天 响彻中华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依偎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边懵懂般的童年时光,不大的老式彩色电视机里回响着“咿咿呀呀”的声音,由于年龄和各方面知识结构的限制,根本不知是何方物?但扭头瞥见洋溢在老人们幸福的笑容,让我知晓它一定是褒义的、富有正能量的、而且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物。不久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知识结构日渐丰满,我意识到这种儿时在我看来是“咿咿呀呀”的声音,原来是流传千年的国粹——戏曲,它对我掀开神秘的面纱,我也第一次感知了它极具传统的魅力和雄风。

  

  

  总觉得幸运一直眷顾着我这种对万事万物都好奇的人,机缘巧合,我走进西安广播电视台的广电大剧院,参与录制了或许能在中国电视戏曲节目史上留下惊鸿一瞥,由西安广播电视台以及著名电视戏曲制作人白燕升团队共同制作的大型戏曲竞技类节目《擂响中华》。

  

  

  6天,12期节目,每天录制的时间长达6小时左右,说实话,不仅,对于每天只睡4小时的白燕升老师来说,是他30年主持生涯的“头一遭”,对于步入媒体行业的我来说,也是职业生涯第一次。说实在的,起初还真心有些疲惫,但随着节目录制的推进,我融入了包裹着千年华夏文明之精华的戏曲所创造的美好伊甸园时,我的精神和思想仿佛放下疲惫,奔向了雄壮且气势恢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怀抱。

  

  我们22家特邀媒体评审团成员被安排在了五位重量级评委的邻座,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离戏曲——那个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传统艺术最触手可及、为数不多的机会了。所以我像台上的花脸武生一般,瞪大瞪圆了眼睛,聚精会神、如痴如醉的沉静在戏曲这梨园春梦里不知归路。看着台上众位戏曲名家和新秀们炉火纯青、一丝不苟的表演,那一曲曲吟唱,那一次次掷地有声的翻腾和“倒地”,不禁让人为这些长年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戏曲命脉的人们鼓掌,在他们心里,戏比天大,戏就是命,戏就是他们的人生。霎时间,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梅兰芳》,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复活在了《擂响中华》戏曲舞台之上,不经意间,我与台上的艺术家们遥相呼应、心神想通。当虚拟与现实模糊了瞬间,我似化作一名梨园子弟,翱翔在李隆基和杨玉环孕育下的梨园之都中流连忘返,无法自拔。

  

  最后,在这里感谢西安广播电视台和白燕升先生的诚挚邀请,《擂响中华》必将擂鼓震天、响彻中华,戏曲的明天必定星汉灿烂、辉煌致远!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