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推动以“戏”养老、以“老”推戏融合发展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6月18日,临清大众公园的老年大学京剧艺术团小剧场里热闹非凡,《智取威虎山》等经典京剧唱段引得前来观看的市民拍手叫好。这是近年来临清推进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缩影。

  “京胡一响,嗓子就痒,我现在都能跟着哼唱几段了。”观众何大爷说,退休后他每天都会来小剧场听戏、看戏。“小剧场面向社会公众全天开放,提倡‘进门唱戏、开门听戏、出门评戏’。每年利用元旦、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京剧专场演出10余场,覆盖受众1万余人次。”老年大学校长孔德明说。

  临清作为“中国京剧艺术之乡”,悠久的文化积淀为京剧国粹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年来,临清注重弘扬京剧与文化养老结合,推动以“戏”养老、以“老”推戏融合发展。

  传承京剧国粹,雄厚的师资是基础。老年大学京剧班教师徐雪涛现任中国谭派艺术促进会理事,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的弟子。教师田华现任聊城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曾获全国京剧票友大奖赛金奖,主习程派青衣。依托优质师资,老年大学吸引了不少喜爱京剧的老年人加入。“有专业老师的指点,小剧场成了我们打磨表演风格、积累舞台经验的场所。”学员孙秀云说。由京剧班的“学习输入”到小剧场的“表演输出”,全流程的培养提升让临清京剧文化养老事业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

  “谢谢您今天的讲解,让我知道国粹京剧并不遥远与陌生。”在老年大学组织教师走进临清逸夫实验小学为孩子们讲授京剧课程时,一个女孩对教师田华说。“没想到孩子们这么热爱京剧,他们的热爱不仅仅意味着传承,更会带来京剧艺术的创新,让国粹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田华表示。

  将京剧文化养老与关心下一代事业有机结合,也成为临清老年大学探索文化养老建设的重要尝试。临清老年大学重视开展“京剧进校园”工作,发挥京剧班学员“水平高、善于唱、乐于教”的优势,积极与各中小学开展京剧艺术推广合作。目前,已累计有50余名学员参与“京剧进校园”工作,全年教学人数达400余人次。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