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应发展有佛山特色的教育,粤剧、陶瓷、武术都可以安排在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上。”
———网友
“声乐需要专业人士传授,但粤剧的专业人才较少,请来上课不太现实。”
———石湾三小校长
“文化只有多元化才会精彩,但不宜强制,在佛山学了京剧不知有多少人会听。”
———老师
“南沙位于珠江口东侧,处于东南季风上风口,所排出废气必然影响佛山,尤其是顺德。我们是否有足够技术力量,保护好珠江口水域的水资源?”
———网友
“尚未收到环评通知。我们掌握一套较为成熟的除硫工艺,可减少二氧化硫向大气排放。”
———环保专家
教育部决定今年3月至明年7月,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那么,对于广东尤其是作为粤剧发源地之一的佛山,粤剧、粤曲是不是也该在中小学推广弘扬呢?这些优秀的本地历史传统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网友
佛山人不会大戏会笑死人
在论坛C2000上,网友转帖人大代表提出关于保护传承粤剧的文章,立刻引起热议。
网友IPOD发帖说,如果身为佛山人连本地基本的东西都不会,会笑死人。佛山市应发展有佛山特色的教育,粤剧、陶瓷、武术等传统文化可以安排在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上。网友佛山力量忙跟帖感叹,“佛山人终于开始找寻失去的财富了。”
“佛山石湾三小有开办粤剧第二课堂,挺好的推广方法。”网友tinna_sam表示。对此,网友蓝宇建议,“粤剧、京剧都好,进校园都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佛山地区的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但要注意一点,不能是强制性,应该让学生自主选则,选择更多空间自由发展。”
网友fshlj则建议,可以考虑建立市场机制进行推广粤曲、粤剧,这样就能可持续发展下去。保证全社会都大办粤曲、粤剧教育,不需要国家一分钱投入,粤剧、粤曲就能发扬光大了。
另外,说到佛山人在寻找失去财富的同时,网友哥哥的很长对《叶问》电影未能在佛山取景拍摄一事(本报曾有报道),发帖表示,“真是好讽刺,佛山自称历史名镇。竟然找不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筑,请有关部门思考一下:在大搞经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是否把佛山原来有特色的东西都丢弃了?”网友sybil发帖表示担心说,东华里又改造了,真害怕有天什么都没有了。
教育部门
已小规模进校园
教材师资难解决
禅城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介绍,七八年前佛山就一直推进中小学校本课程改革,各校根据实际条件开设各种特色校本课程,包括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