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粤剧界盛事“穗港澳粤剧日”昨天唱响上下九广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专业和业余粤剧发烧友亮出拿手好戏,为市民献艺。著名笑星黄俊英、著名粤剧曲艺家孔庆炎和沈瑞和等则出席了上午的论坛活动。
黄俊英感叹曲艺表演单调
年过七旬的著名笑星黄俊英风采依旧,一开口就妙语连珠。“我对西关有特殊的感情。这么多年一共搬了10次家,最近一次搬到西华路,但还是搬不出西关!”
在西关生活了几十年的黄俊英还记得,往时许多粤剧伶人常在凉茶铺、茶楼等公众场合唱戏,当中不乏白燕仔等名角,荔湾的粤剧氛围一直非常浓厚。而他自己也到过解放北、海珠路的酒楼唱戏。但黄俊英接着表示,过去的曲艺表现很丰富,一人饰演多角,有说有唱,非常吸引人。但现在曲艺变得单调了,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腔调,配乐也只剩下一两种。“其实观众心水清、要求很高,你水平下降了,他们自然不喜欢。”黄俊英说,荔湾区的粤剧传统很深厚,政府应该重视这个优势。“例如举办粤剧展览、整修大老倌故居,形成粤剧旅游景点等。”
编粤剧相声不如写电视剧
“如今从事粤剧、曲艺创作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了!”著名粤剧曲艺家沈瑞和在论坛上谈到,粤剧、曲艺创作设计的知识面很广,而且条条框框很多,不是轻易能够入行。至少要热爱这个行当,才有心思去创作。“但现在的局面是,粤剧创作‘难能’却并‘不可贵’。辛苦写一支粤曲,挣不了多少钱!”沈瑞和感叹说,搞表演可以从小孩子抓起,将来粤剧演员辈出,但若翻来覆去都是唱那几台旧戏,就会变得很尴尬。
“粤曲创作很难,写相声就更难了!”黄俊英说,现在几乎没有专业的相声作者,全靠相声演员自编自演。“相声剧本难写,稿酬又低,不如写电视剧本来得省力、赚钱。写相声的人许多都转行了。”
剧团零落不意味粤剧衰亡
出席论坛的另一位嘉宾、广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孔庆炎,却对粤剧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用“形势大好”来形容现时的局面。他认为,虽然专业剧团减少,演出也不如过去繁忙,但这不代表粤剧会衰亡。“因为老百姓的欣赏形式有了变化。不一定要专门上戏院看戏,买张DVD回家边叹茶边看,也是一种享受。”孔庆炎说,例如现在在荔湾区,私伙局随处可见,粤剧发烧友自己掏腰包买设备和服装唱戏,让人感到振奋。但他同时强调,虽然发烧友们是自娱自乐,但政府应该加以扶持,不能让其“自生自灭”。
小朋友试雏声唱粤剧
粤剧日演出精彩纷呈,除了专业名角登台亮相外,来自光扬幼儿园、西关培正小学、三元坊小学的“小红豆梯队”也一试雏声。例如表演折子戏《游龙戏凤》的潘钰儿和潘楚瑜今年只有8岁,但已经学了4年粤剧,她们还曾凭借此曲获得2007年首届“国际小曲王”十强称号。而光扬幼儿园的32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分别以生旦净末丑的扮相表演《粤韵展新苗》,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
“越海过洋到西关,幸福生活没得弹。和谐社会人人赞,吸来初地礼伽蓝……”昨日,美国青年Jeremy和Celia也凭借一支长达3分钟的《唱西关》,加入到“唱大戏”的行列,观众们拍烂手掌。虽然两人在广州生活也有一段时间,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但之前完全是“粤语盲”。接到此次演出邀请后,对岭南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的他们很快就决定要苦练献艺。直到登台前一天,Jeremy还整天带着ipod,一有空便练习。“我很喜欢西方的歌剧。虽然粤剧也叫opera(戏剧),却是那么不同。”Celia对粤剧的独特表演方式大为惊叹。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