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京剧小生名宿刘雪涛先生,扮演了张君秋先生艺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角色。1953年程砚秋先生一次赴朝演出的“疏忽”,促成了两人长达40余年的“生”“旦”合作。5月28日下午,记者在山东大厦采访到了来济参加“张君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刘雪涛先生。
与张君秋一见面就是老弟兄
“1953年那时候我31岁,君秋比我大两岁。我们一起排了好多戏。我们一见面的感情来说,就是老朋友、老弟兄,他知道有个刘雪涛,我知道有个张君秋,他从香港回来以后就又碰到一块儿了。君秋的自传里写着这么一笔:刘雪涛先生是程砚秋先生的小生,我给借过来了。”
在刘先生看来,“君秋最大的优点就是孝。他母亲说句话和圣旨一样,即使他成名了,也是同样悉心伺候着母亲。他去世的时候我给他写过一个东西,就是‘孝字当先’,这是他的为人。对朋友也好,对亲戚也好,很虚心。我俩排《珍妃》,彩排完了,他跟着我回我家,就跟我说这个戏我们还应当注意哪一点,那时候宫里头应该怎么着,应该怎样行礼。他作为一个演员,不仅对戏负责,也对观众负责,对票房负责。”
离程归张,四十年合作的开始
刘雪涛先生告诉我们,他最初是与程砚秋先生一起配戏的,1953年第三届慰问团赴朝演出,程先生应中央号召去了朝鲜战场,刘雪涛先生则留在了北京。“那时候君秋想让我跟他一起演出,我们就演了《凤还巢》,接着又陆续跟他合作演了一些传统戏。后来,程先生从朝鲜回来了就跟我谈:听说你跟君秋那儿帮忙?我说,对,君秋同志没有小生,我暂时应着。程先生又说,你等着有时间跟他谈一下,让他准备个小生演员,我还要演戏。后来我就跟君秋说,程先生回来了,演戏怎么办啊?他说,程先生不能每天演啊,他们演的时候我们就不演。就这样我开始两头跑,与程先生演时,我胸前就挂上程剧团的牌,与君秋演时,我再挂上北京市京剧三团的牌,来回换。”
在刘雪涛先生的记忆中,后来程先生又跟他谈了类似的话,他这边有些不好意思张口,程先生就说,“你不找他我可要找他了。”当时刘雪涛先生想这事儿不行,一谈非僵了不可,没办法只能找自己的老师———姜妙香先生(姜先生是和梅先生一起配戏的小生)帮忙出主意。“记得我老师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这‘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的矛盾得好好研究一下,你把谁丢了都可惜啊!后来他给了我四个字:离程归张。他说,你和君秋都20多岁,是往上走的,你考虑一下,将来还能和君秋排好多戏出来。于是我就正式回了程先生,归了北京市京剧三团,之后跟君秋演了好多戏,从1953年合作演出一直到北京京剧团合团。”
移植川剧,《望江亭》轰动上海滩
1953年,张君秋先生和刘雪涛先生连看了两遍川剧《评雪辨踪》后,便决定将之移植成京剧《彩楼记》。一共只用了一个月就排完公演并获成功。“那时候我跟君秋没事就去大观楼看戏,看那一折一折的川剧,白天看完了晚上还演,我们就继续看,第二天还演,我们还看。后来川剧团来北京演出时,我们就要了一个剧本,请一位朱先生给我们改编成京剧,1953年底我们排了这个剧,后来1954年到天津演了这出《彩楼记》,那时可以说是宾客满堂。”回想起过去,满头银发的刘雪涛先生还是按捺不住激动之情,不过激动之余还未忘向我们讲述一件“挺有意思”的小事,“演其中《祭灶》那场戏,我的台词是:今乃腊月廿三……我刚念完,台下就一片哗然,君秋也在台上看我,我也看他,这怎么回事?我寻思我没念错词啊?后来才知道那天就是腊月廿三,和台下的时间共鸣了。”
据刘雪涛先生讲,1956年,他和张君秋先生又将另一出川剧《谭记儿》改编成了京剧《望江亭》。正在此时,他们剧团要到宁沪一带进行巡回演出,为了抓紧时间,张君秋先生就在火车上把《望江亭》的剧本分发给大家,让大家对角色认真分析,张君秋先生与琴师负责唱腔,刘雪涛先生分管每个角色的衣着行头。后来他们在演出期间,除每晚正常演出外,白天就排演《望江亭》,他们在上海演出的一个月内,刘雪涛先生就把所有行头全都定做完毕,还在上海印制了一大批《望江亭》的宣传海报,准备在北京提前张贴。这时,所有唱腔几乎都已经定了下来,只有末场谭记儿的一段“二六”尚未编好。于是,张君秋先生就让刘雪涛先生用一整天的时间,把所有小生的“二六”唱段全都唱给他听,就这样,张君秋先生边听边琢磨,他那段谭记儿的“二六”唱腔就是按小生的唱法设计的。到了临离上海的最后一场,张君秋先生终于打出了人们从未看过的新戏《望江亭》,结果一下子就轰动了上海滩。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京剧大师程砚秋誓死不为日军唱戏
下一篇:好心险被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