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位内蒙古山西中路梆子演员
作为一个内蒙的晋剧戏迷,给大家从搜集来的资料中找一些在内蒙颇富声名的中路梆子演员做个简单介绍。张玉玺:12岁开始如马如福戏班学唱北路梆子,经过几年艺术实践,觉得戏路狭窄,辞班东去,到张家口求师深造,拜小昌黑为过门师傅。后又向八百黑、梦来黑等名家求教,融会贯通、自成一派。表演豪放,势如雄狮,得艺名“狮子黑”。1913年改唱中路梆子,并在张家口一带挂头牌演出。1926年,张家口军阀混战,张玉玺带班在归绥、包头一带演出,至抗战开始。并于民国二十七年赴北平演出,深受诸多戏曲名家和观众赞誉。张玉玺表演风格凝重、严谨,致力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为了弥补嗓音不足,注重武功身段,尤重细节。代表剧目《匕首剑》、《美人图》、《过巴州》、《回荆州》、《锁五龙》、《取洛阳》、《金沙滩》等。被誉为“晋梆花脸泰斗”。高旺黑:包头市东郊人。12岁入马如福戏班学艺,学唱北路梆子。民国十七年,入包头郝小虎班,后流落到绥西陕坝,与蔡玉凤、七阵风、鸡毛丑等在河套流动演出。民国十九年,在固阳与铃铃红、筱月仙、娃娃生、马武黑等搭班,为头牌花脸。擅演《凤仪亭》、《访白袍》、《金沙滩》、《劈殿》,特别是以《牧虎关》中的高旺一角色享誉晋剧界。李子健:幼年于太谷锦霓园学青衣,出科后又被买到二锦霓园学刀马旦。出科后在晋中一代崭露头角。后与兄蛮庆到张家口搭王天恩长胜班和田宝善大兴园,均挂头牌。随后被北京珠宝商招赘入室,与其女河北梆子演员李翠芬结婚。民国十五年,为避战乱,与马武黑、盖天红、喜荣生等随长胜班到包头演出,后常年往来于张家口、归绥、包头等铁路沿线城市。民国二十三年,受张玉玺之邀,住包头侯如山戏班,常年在包头演出。擅演《百花点将》、《阴魂阵》、《凤台关》、《反延安》、《富贵图》、《凤仪亭》、《梅绛亵》等。讲究“唱一出是一出,以艺惊人”。善于“武戏文唱”。被誉为晋剧刀马旦的翘楚。韩福林:须生,艺名铃铃红。民国七年,拜六六丑为师学唱北路梆子。先后在大同、土默川一带及河套地区等搭班演出。建国后任萨拉齐晋剧团团长。韩福林身段舒展大方,嗓音洪如铜铃,享誉河套、土默川。擅演《杀楼》、《金沙滩》等戏。(未完待续)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