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有两种二人转:国有专业二人转;民营二人转
记者采访发现,吉林省民营二人转与几年前相比,正在“脱‘黄’增‘绿’,减俗增雅”。 东北民间,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目前,东北有两种二人转:国有专业二人转;民营二人转。 国有专业二人转的代表是吉林省民艺团,在全国各类汇演中屡屡获奖,并创作演出了《回杯记》《猪八戒拱地》《马前泼水》《夫妻串门》等,还培养了郑淑云、韩子平、董玮、闫淑萍等二人转艺术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吉林省民艺团演出发行的磁带曾红遍东北,时下,不少当红二人转演员是听着吉林省民艺团的二人转成长起来的。   辽宁的赵本山和吉林的徐凯泉是民营二人转的两个代表人物。赵本山被视为弘扬二人转的领军人物,徐凯泉是民营二人转的“始作俑者”。1997年,从长春市文化局“下海”的徐凯泉在长春市火车站附近租下剧场演出二人转,逐渐产生了与传统二人转演出形态迥异的民营二人转,不少二人转艺人效仿。现在,长春市已出现了10多个二人转剧场,其中包括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   “绿色风暴”净化二人转舞台   “低俗”的批评,与民营二人转如影随形,是影响二人转发展的最大障碍。   民间二人转一度是文化管理部门“扫黄打非”的重点对象。长春市2001年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党政机关干部观看民间二人转演出。   2007年10月,长春市二人转演艺界刮起“绿色风暴”。民营二人转演出团体纷纷出招净化舞台。东北风艺术团演员人手一本“忌口手册”;和平大戏院总结了“脏口荤口26条”。每逢演出开场,各剧场经理人手一个警报器,如遇到演员在舞台上有不文明行为,经理就会按警报器,亮红灯,并上报总院,对演员进行处罚。   2008年春节之前,曾到长春观看二人转的北京游客刘涛说,现在看到的二人转与前些年相比,有明显进步。   7年前,刘涛曾在长春看过一场演出,并总结出二人转的三个特点:一是女演员“刚刚野”,嗓门大,“贼拉”厉害,三句话没说甩手大嘴巴,把男搭档打得啪啪的。二是“埋汰”,什么脏字、什么骂人的话,在台上都敢说,常常是爹、娘、兄弟媳妇、大伯子无一幸免,经常是听得你脸红心跳。三是拿国内外名人和明星模仿搞笑。   刘涛说,当时看二人转没少笑,但笑过后直想骂自己,笑得没有教养,没有身份。   2008年,刘涛再到长春看二人转发现,搞笑的劲头没变,但是脏口少了,演出文明多了,而且演出形式上越发多样化。   “一下子这么多忌口,一开始确实不太习惯。”笑星蒋小东说。   蒋小东,和平大戏院演员队队长,以“说口”见长。有了“26条”,“说口”的范围小了很多,他不得不把自己多年没有表演的老功夫拿出来,翻跟头、跳霹雳……   “短期来看,对演出效果有一定影响……长远来看,是件大好事。”蒋小东说。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