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戏曲的日渐式微,黄梅戏也不可避免陷入发展困局
观众减少、市场萎缩、人才流失、资金缺乏……在安徽,黄梅戏虽然与黄山并称为“两黄”,但随着传统戏曲的日渐式微,黄梅戏也不可避免陷入发展困局。 黄梅戏发展,路在何方?记者来到黄梅戏故乡安庆,在这个深受黄梅戏文化浸润的城市,黄梅戏,正在悄悄经历一场变革…… 院团改革“攻守”分离 黄梅戏剧团活力重现 在安庆,黄梅戏文化的因子深深浸入城市骨髓,道地的黄梅戏小曲随处可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戏曲衰微,曾经红火的安庆黄梅戏剧团也陷入入不敷出、步履维艰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安庆市把发展黄梅戏作为城市发展战略重点支持。 据安庆市广电局文艺科科长李光南介绍,黄梅戏院团改革始于2005年底,主要措施是将原来的市级三个黄梅戏剧团整合重组为市黄梅戏剧院一团和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各有侧重又互相配合:一团“守内”,主攻本土市场,维持黄梅戏生机;再芬剧院则“攻外”,打造精品,实施走出去战略。 安庆黄梅戏剧院一团接收了原三个剧团的所有离退休人员,总人数达274人,其中,在职职工仅110人。“在内部机制改革中,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平稳完成各项过渡,对离退休人员进行了安置,重新核定了一线、二线和不在岗人员,把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挂钩,打破了大锅饭。同时,恢复排练了多台大小戏,2006年与企业合作创建黄梅戏会馆,将黄梅戏表演常态化,成为培养青年演员的主要阵地,提高了演员收入。”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