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电,没有自己独立的宽敞排练场所,大部分演员还租宿民房——被称作研究南戏的“活化石”的永嘉昆曲,其生存现状引起全国人大代表陈飞的关注,他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尽快抢救永嘉昆曲。
永嘉昆曲是南戏嬗变、衍化的产物,同其他昆曲风格迥异,独树一帜,是研究南戏的活化石。“抢救永嘉昆曲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陈飞说。
自1999年以来,永嘉昆曲已连续参加了三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会演,并分别获得由文化部颁发的“戏曲学会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多次到台湾、香港作文化交流演出,而《折桂记》《琵琶记》等剧目及相关内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
陈飞说,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5年,永嘉昆曲代表浙江省昆曲艺术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一举获得成功。浙江省财政每年拨专项资金保护昆曲艺术,永嘉县也于2005年恢复建立永嘉昆剧团,面向全国招聘演职员,把十几人的小团队发展为现今42人的永嘉昆剧团。近两年间,永嘉昆曲基本上恢复了专业艺术团体的演出功能,并恢复了《琵琶记》等7本大戏。
可陈飞了解到,永嘉昆曲目前的状态依然令人担忧,永嘉昆剧团在全国7个昆曲艺术团体中是唯一属县管辖的艺术团体,也是最弱的一支昆曲队伍,这与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极不匹配。此外,人才业务水平不高、资金严重不足等都困扰着永嘉昆曲的发展。为进一步做好永嘉昆曲的抢救保护工作,永嘉县正规划建设包括小剧场、排练厅在内的剧团团部,可这需要数千万元的资金投入。
陈飞说,永嘉还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欠发达县,抢救永嘉昆曲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李亚彪、岳德亮)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