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街》演员想在宁看昆曲 希望和戏曲文化互换
“《42街》的主要舞蹈表现方式是欢快的,而中国的昆曲舞台动作则是缓慢优雅的,但昆曲的舞台动作中却蕴含着很多故事,我们希望能将昆曲中这种戏剧性的表演引入到音乐剧中来”,昨天东方百老汇首席运营官、百老汇著名制作人,董方思(Don Frantz)认真地告诉记者,他要带着《42街》的演员们在南京看一场昆曲。结束前2场成功演出后,《42街》还将从明晚到13日连演6场。   希望和中国戏曲“文化互换”   说起南京行,董方思最大的兴趣首先是昆曲,“京剧啊昆曲啊在我们看来也可以称为‘中国的音乐剧’,中国观众认识了音乐剧,而我们则学到了中国戏曲中的独特文化,我们这也是非常成功的‘文化互换’嘛!”此次带《42街》来中国9个城市巡演是百老汇的第一次尝试,对此他表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次巡演我们已经考虑到了经济上的损失,因为这有个中国观众接受的过程,希望大家能看到这是一个不需要语言、只需要音乐和舞蹈来沟通的艺术”。   制作音乐剧需要“耐心”   包括张学友等巨星在内的华语音乐人都先后尝试本土音乐剧,对此,从歌舞剧团演员做到百老汇制作人的董方思认为,“中国艺术家制作出的音乐剧首先应该要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不要和百老汇完全一样”。至于中国音乐剧最应该向百老汇学习的他认为是耐心,“中国有一位音乐家曾跟我讲过,他说有投资人找到他说提供资金给他做一台音乐剧,但要1个月就做出来给他。这是不可能的,在百老汇一出音乐剧从制作到演出需要五六年的时间,即便如此,平均5部音乐剧中也只有1部能真正成功,其中需要承担风险,更需要的是耐心”。   百老汇青睐中国题材   董方思是曾担任《美女与野兽》与《狮子王》等名剧制作人的资深行家,“其实《狮子王》最初并不是百老汇的故事,但现在它是百老汇最成功的剧目之一。”董方思提到百老汇需要不同题材的故事,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题材,“我们考虑过,其中一个是花木兰的故事,迪斯尼已经拍过这个电影,我们也想改编成音乐剧;另外还有美国作者正在写一个以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故事为题材的剧本;还有,我们对慈禧的故事也很感兴趣……”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