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近年来活跃在评剧舞台上,许多戏迷特地从天津赶到北京争睹她的精彩表演,有戏迷主动为她做网页、上传她演出的音频和视频……然而,她低调,不张扬,恰如静静绽放的白牡丹,她就是评剧白派第四代传人、中国评剧院一级演员王冠丽。
从天津戏校评剧班毕业的王冠丽于1977年分配到天津评剧院。她很幸运地得到了莜玉芳、小花玉兰、吴博莉、莲小君、李福安等多位优秀老师的教导。
正当王冠丽全身心投入到爱(爱莲君)派表演艺术中、并小有成绩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艺术方向。天津评剧院急需白派演员,让王冠丽试一试。
从没接触过白派的王冠丽找来录音带,一字一句的琢磨、学习,仅用几天工夫就学会一段白派经典唱段《见皇姑》。听着她有板有眼的演唱,看着她酷似小白玉霜的扮相,院领导当即拍板,让她改学白派。王冠丽一头钻进白派艺术中。她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白派演出录音带,细细品味,有不懂的地方就到北京请教小白玉霜的琴师杨殿荣。1991年主演的评剧《搬窑》引起评剧表演艺术家刘萍的注意。次年,王冠丽正式拜刘萍为师学习白派艺术,成为白派艺术的第四代传人。
为了借鉴京韵大鼓的吐字发声,王冠丽得到一盘骆玉笙的盒带,没想到这盒带竟成就了她们的师生情缘。1996年,王冠丽正式拜骆玉笙为师,原定每周只上一次课。可王冠丽的音乐天分和领悟力打动了骆老,第一周就上了3次课,以后几乎每天都学,骆老还逢人都介绍她的新徒弟。王冠丽说:“那时每次学戏回来,一准儿是前脚到家,骆老师的电话后脚就跟着到了。她一听见我在听磁带,赶紧说‘没事,就问问你到家了没有。’其实是监督我多听多练。”
1997年,中国评剧院开展小白玉霜的音配像工作,王冠丽成为最合适的人选。尽管她学过很多白派唱段,可没有在舞台上演全本大戏的机会,音配像工作对她来说十分陌生。她惴惴不安地来到剧组。当她化装后站在众人面前,她的扮相、演唱让中国评剧院的演职员们一下就接受了她——她就是小白玉霜。
在5年时间里,她先后配了《秦香莲》、《杜十娘》、《闹严府》、《金沙江畔》等18出戏,很多观众正是通过评剧音配像认识并记住了王冠丽。她说:“参加音配像工作是个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是白派艺术把我推到舞台上。”
2001年,她正式调入中国评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