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农自建评剧团
笔者来到深州市护驾迟村,只听得一处宽敞洁净的农家院里不时传来悠扬的乐曲声和婉转的唱腔,一阵接一阵的喝彩和掌声营造出和谐欢乐的氛围。原来,该村64岁的晏连彬自己掏腰包办起的“夕朝秀”评剧团正在排练节目。 晏连彬青年时期曾是原深县剧团的演员,由于剧团不景气而回家务农。随着党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晏连彬自己办起了一个经济小吃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近年来,该村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村庄硬化、绿化、亮化,为农民们创建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一些乡亲在农闲时节没事儿干,时常参加赌博活动。晏连彬老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想到自己的一技之长,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2005年冬,晏连彬自己出资与本村徐坤、高兰博等10余位戏剧爱好者组建起“夕朝秀”评剧团,引导乡亲们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老人说:“我们之所以叫‘夕朝秀’,就是人老精神新,有老人、有青年,各秀各的才艺。” 晏连彬的举动得到了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并为他们提供了村文化站的文化设备和器具。大家伙拾掇起锣鼓,看影碟,请师傅传教,现在已经能够演唱《茶瓶记》、《花为媒》、《李三娘打水》等十多出整套大戏。随着剧团影响的不断扩大,吸引了蔡园、大屯、东安庄等周边乡镇村20多名戏迷加入剧团,晏连彬又投入3万多元添置起了各种演出服装和道具。 如今,“夕朝秀”评剧团已经成为该村的一块文化品牌。锣鼓一响,村民们就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沉浸在剧情当中。村里打麻将赌博的现象绝迹了,人们还自发组建起书画社、秧歌队、锣鼓队等文艺组织,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夕朝秀”评剧团还时常应邀到周边乡村唱大戏,加深了村与村之间群众的感情和文化交流,也传播着文明和谐的好风气。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