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评剧团专演自家事
西岗区大同小学六年一班的王雅兰等4名女生跟随全国闻名的“小巷总理”祝捷来到大连市第一家社区评剧团——— 大连黄河社区评剧团里,拜该团的演员李红、张丽为师,利用假期时间学习评剧。祝捷说,该评剧团不仅把社区文艺骨干吸引过来,还到各地表演节目、生产快乐。   4名小学女生拜师学艺   4日上午,13岁的王雅兰和其他3名女生来到了黄河社区评剧团。王雅兰说,她以前在学校的音乐欣赏课上听过评剧,一直非常感兴趣。“这次我们要在假期里拜师学艺,好好学习这门艺术。”   祝捷说,这4个孩子都是辖区里的小学生,她们是全市第一家社区评剧团吸引来的。原来该评剧团是由大连市北京街道黄河社区成立的,“小巷总理”祝捷是评剧团名誉团长。   10时许,王雅兰等4名学生学唱传统段子《刘巧儿》。她们首先熟悉唱词,先抄写下来,默默记忆。之后李红和张丽两位老师开始一句句地教她们演唱。   王雅兰等学得非常认真。在学戏的过程中,剧团里的乐队司鼓、板胡和大提琴等乐器都一起来伴奏,使孩子们学得更起劲了。   社区评剧团里有俩大腕   祝捷讲起民间评剧团的历史。   2003年,黄河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一直挺红火,先后成立了秧歌队、腰鼓队等多支队伍。可祝捷总觉得自己社区的特色不浓,当社区的两位文艺骨干赵岩和赵秀丽提议成立社区评剧团时,她立即着手组建工作。   很快,黄河社区评剧团成立起来,并像磁石一样把社区文艺骨干吸引过来了——— 一下子就有了30多个成员,还有了自己的乐队。这些成员不仅有本社区的居民,还有一些是别的社区的文艺爱好者。   三四年过去了,黄河社区评剧团越来越红火,2006年,该评剧团在大连城区举行了近十场公开演出,好评不断。   评剧团团长赵秀丽告诉记者,该团里有两位大连评剧界的大腕,他们的艺术指导使这个民间评剧团步入正轨。   记者见到了69岁的黄礼义。他是司鼓,曾在大连评剧团工作了三十余年。司鼓相当于乐队的指挥,是评剧演出里的灵魂。黄礼义笑着说:“我当时来的时候,看剧团里演员都不成型,我一个个调教,还在团里收了两个学生。”    另一位大腕是74岁的刘长海,他曾是大连评剧团的二级作曲,精于唱腔设计。他1951年就来到大连评剧团,从事编剧作曲。2003年8月23日,他参加了这个民间剧团,成为该剧团的元老。   演的都是社区里的故事   据祝捷介绍,这个社区评剧团利用业余时间排练了一些评剧唱段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创作活动。同时,还到各地表演节目,生产快乐,今年将正式演出《远亲不如近邻》。   赵秀丽说,她的老伴郭清玖与刘长海等共同创作了多出现代评剧。当时创作的第一出现代评剧是《夕阳情》,这出评剧取材于社区里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位单身的老人彼此萌生了爱意,可又不好意思表达,男方把给女方买的保健品偷偷放在女方家门口,却引发了一场误会,通过社区干部穿针引线,二人最终尽释前嫌,结为了秦晋之好。经过艺术加工,这出戏生动地折射出老年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排练的现代评剧《远亲不如近邻》。赵秀丽说:“这里的故事情节都来自祝捷提供的家长里短的社区里小事,非常感人,这个剧今年四月份就开始演出了。”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