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晋文再议晋剧《逆子恨》和《忤逆坟》
这两天,我一直在通过山西新闻综合音频节目收听嫦娥艺术团和三晋晋剧团分别演出的《逆子恨》和《忤逆坟》的实况录音。编剧同是一人,音乐设计也同是一人,但却因为导演手法不同,改编立意不同,配器技巧不同,演员选择不同,以及导演、改编、配器和演员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和把握不同,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演唱风格。以唱得各有韵致、演得各有千秋来形容我收听后的感受,我看是比较恰当的。 我实在是迷恋秦书瑞的音乐设计,应该说,这场戏是近几年来晋剧音乐创作中最好的剧目之一。秦书瑞是哪个戏剧研究室的,或是哪个演出院团的,我不知道,但我在2006年10月份的一张山西经济日报上读过秦书瑞发表的“论晋剧演唱中的声、情、美、永”,还在2007年10月份在榆次文化艺术中心看过秦书瑞担纲音乐设计、由晋剧程派(程玲仙)弟子董美珍主演的向党的十七大献礼剧目《春晖》,在我思想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我同样迷恋樊旭强(饰王晋)的演唱,包括王梅香(饰刘淑英)、王晋文(饰王氏)、马杰(饰刘元帅)等演员的演唱。因为,不仅仅是他(她)们唱得好,更主要的是通过音频传递,可以让听众知道他(她)们的表演都在人物里面,好像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一样。 关于樊旭强,我已经写过一篇题目为“我为樊旭强的演唱叫好”的戏评,集中对樊旭强的演唱特点及其影响作了分析;关于王梅香,不知道现场扮相及表演如何,单从实况录音里去听,实在是够大气的了;关于王晋文,原本走的是武忠的戏路,但这出戏应该是他所演过的剧目中演得最清爽、最有个性的一出,特别是在唱腔方面,味美音足,既犹如歌唱一般,又在晋剧的旋律里,十分的好听,如照此下去,必定会形成一个新的晋剧须生演唱风格;关于马杰扮演的刘元帅,在剧中的唱、做虽然都不是很多,但却能把握住剧情和人物,唱出了行当,唱出了感情。 导演魏梅兰,没有见过,但我却看过她导的许多戏,如晋中青年晋剧团复排演出的传统戏《游西湖》(董美珍、李建国版)、《樊梨花》(董美珍、李建国版)和新排的传统戏《金断雷》(史佳花、李建国、郑芳芳、阮海龙、靳宝雄版)以及现代戏《醋缸里的老西们》(史佳花、靳宝雄版)等,就是魏梅兰的导演,而这几台戏恰恰都是在晋剧观众中很有影响的戏。 三晋晋剧团和嫦娥艺术团一样,也是一个民营剧团,因为我见过舞台上和舞台下的樊旭强,而恰恰没有在舞台上和舞台下见过在《忤逆坟》中扮演王晋的王晋军,所以,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前几天专门到建南汽车站旁边的春晖音像店里买了一盘三晋晋剧团在第十届杏花奖评比展演期间演出的《长孙皇后》,在剧中王晋军扮演张亮,通过影碟机观看,应该属于文武小生,演得确实不错。同时,在这个碟片里,还看到了在《忤逆坟》中扮演刘淑英的崔晓红,她在《长孙皇后》中扮演长孙皇后,嗓音清脆,感觉很好,关键是从音频里收听崔晓红在《忤逆坟》中扮演刘淑英的演唱,除去比在《长孙皇后》中唱得更加成熟,并很有人物激情外,在许多地方明显有上一代晋剧青衣表演艺术家王万梅的声韵。 三晋晋剧团和嫦娥艺术团演绎的这一故事,在王晋的舅舅、刘淑英的弟弟——刘元帅的行当安排上,也许是限于两个团演员储备实际的制约,三晋晋剧团安排的是须生行当,且是由一名女演员担纲的,而嫦娥艺术团安排的是二花脸行当,这就必然会在人物塑造上和剧情衬托上表现出不同的戏曲效果。特别是主演樊旭强和王晋军,功力也许相当,但却在演唱方式、演唱力度和演唱节奏等方面,包括在人物细节的处理上,给人留下了各自应该得到的那一份印象。 据知,第十一届杏花奖评比展演期间,山西省文化厅录音录像室已在现场对所有参评剧目录了像,山西新闻综合《大戏台》节目制作组也录了音,希望出版部门应尽快出版影音资料,以方便无机会到乡下去看戏的戏曲爱好者在家中通过碟片或磁带来欣赏和观看。(2008年6月11日下午16时19分写就 - 龚晋文)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