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土默川的创意鼓劲
我为土默川的创意鼓劲龚晋文2007年12月15日 土默川,这位从“昵称”上并不招人喜欢(因为实在看不出“土默川”这个昵称的内涵是什么),而且还极易让人和“狼”联系,总觉得带有原始“野性”的网友(因为北方有“土默川的狼,看着面善!”这样的谚语),却愉快的被我接纳,并多次进入过我的博客文章。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热爱我们的山西,热爱我们的晋剧,并热爱到了忘我的状态;还因为他是一个身在大上海,并有着上好工作和稳定收入,原本吃穿不愁,完全可以安逸自得,而却要自我鞭策,踏实到位的为孙红丽艺术牵肠挂肚的已毕业的新一代大学生;更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深深体会到,这位网友之所以将“土默川”定为自己的网名,正真实地反映出了他崇尚草原、不忘泥土、根植传统、服务大众的民本意识等。 如土默川为了体验山西文化,收集了大量山西民俗活动的资料和图片;又如土默川为了感受晋梆晋韵,亲自到山西来拜访过刘宝俊、武忠、阎惠珍等晋剧名家;还如土默川为了宣传山西和宣传晋剧,自费举办了孙红丽艺术网,并发展会员达237位之多……,据我不彻底的了解,土默川的业余生活,基本上把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山西文化和晋剧事业的鼓与呼上。 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先后携晋剧《范进中举》《傅山进京》两次到沪演出,两次有他去采风的身影;省晋剧院带着“两金”(《打金枝》《金子》)到上海展演,同样可以看到他带给我们最及时的报道;他带着对山西文化和晋剧事业的钟爱和感情,和“戏缘天下”的主人成了好朋友,并与另一位晋剧爱好者“冰弦——漂在北京”的主人彻夜长谈;他在看戏后请王波、刘建伟等名家一起小聚,想办法去尽着一个上海人的地主之谊;他还会抓住瞬间,和王爱爱、谢涛等名家合影留念,不愿意放过哪怕是一点点了解山西、了解晋剧的机会……。 所以,我也就特别的关注这位年轻人的一举一动,总愿意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做些支持他的事情。曾经有一段时间,受他影响,挑灯夜战,午休不睡,连住写出了四篇关于孙红丽艺术的赏析文章;还在他的鼓励下,登门会见了肖铁锤、孙红丽夫妇,并形成了一篇夜访孙红丽实录;现在,每天都要进孙红丽艺术网走走,好似也成了恒定不变的生活习惯……。 这不,本月初,我就针对他的一个创意,发了两个跟帖,现转录如下: 土默川及各位朋友: 你们好!原本这个提议是很好的,不能没有信心啊!像金子等朋友的文字是很不错的,只要拿起笔来,肯定能行。 我为什么赞成这个提议,并鼓励大家做下去,主要是因为这个提议有利于挖掘丁派艺术,有利于继承丁派艺术,有利于弘扬丁派艺术,同时,还有利于孙红丽艺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传播,有利于“红迷”们彼此间进一步增进了解和加强交流,有利于提高每一位朋友的戏曲欣赏水平和社会服务意识等。 开心地去做吧!只是为了搞得更为成功,是不是把时间放得稍长一点为好,至少把征文时间延期到明年正月,仅供参考! 预祝活动成功! gongjinwen 20071201晚上2226 土默川: 你好!还是要作为一次活动为好,考虑到大家的实际情况和组织征文的出发点,是不是字数在300字以上即可参加,核心要求是“感情要真实,观点要鲜明,逻辑要严密,文字要通顺,标点要规范”。 题材如诗歌、词曲等也可以,不过,属于诗歌、词曲的,就不要限制字数了,关键是要看“韵律美不美,意境新不新,表达准不准”。 另外,把主题改一下,直接说“某某征文”,我想这样会效果好点。 征文结束后,我建议组织一次获奖作者见面会,有可能的话,再成立一个“红迷”协会,我将会极力举荐土默川做首任“红迷”协会的会长。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