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专题《透过家风说老赵》
由我制作的戏曲专题《透过家风说老赵》刚刚荣获第九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戏曲专题二等奖,特将文稿刊登如下,和大家共勉! 请听戏曲专题《透过家风说老赵》 (出上党梆子《赵树理》现场观众采访) 记者:能采访一下吗?看了这出戏感觉怎么样? 观众甲:非常怀旧,感觉那个时代的品格,勾起许多回忆,不愧是我们山西最伟大的作家。 观众已:看了之后我的感觉是赵树理又重新复活了。鼓得掌落得泪还得听进戏曲,所以从长治一直跟到这来,他到哪我就到哪,他到北京我也到北京,让北京人也看看咱们山西的赵树理又回来啦! 观众丙:从家风体现赵树理的人格,比如说他送女儿下乡,还有最后把十八间房子捐给国家,催人泪下,挺感人的。 观众丁:通过赵树理的事虽然都是小事,可都是大事,小中见大。 主持人; 这是6月28号晚上我在山西省演艺中心演出结束后的随机采访,当晚上演的是上党梆子《赵树理》,这是为纪念人民作家赵树理诞辰100周年由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演推出的现代戏。观众们随着起伏跌宕的剧情和主人公一起同喜同悲,在强烈的喝彩声中,演员谢幕长达30分钟,剧场上空除了飘荡着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掌声外,还有的就是人们难以言表的激动之情。其实作为一名赵树理小说的年轻读者,很难深切体会和理解人们对他的那份情感,可通过这些人断断续续的讲述赵树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当中也渐渐地清晰起来。 主持人;在山西晋城沁水县,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子,名叫尉迟村,因为出了个著名作家赵树理而远近闻名。1906年9月24号赵树理就出生在这里,少年时代的他聪颖过人,八岁时《三字经》、《百家姓》就能够倒背如流这里古朴的村落、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主持人;1927年赵树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他致力于革命文艺的通俗化、大众化工作,用农民的的语言写农民的故事,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小说,像《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等。尤其是1943年9月出版的小说《小二黑结婚》立刻引起轰动。根据小说改编的地方戏、歌剧纷纷搬上舞台。《小二黑结婚》的出现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坛发生彻底转变的报春花。 主持人;在赵树理投身革命的几年中,一家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妻子关连中——一个农村小脚妇女身上。她贤良淑德,任劳任怨。虽然赵树理一走就杳无音讯,左邻右舍更是众说纷纭,但是关连中却始终如一,她坚信洞房里俩人曾经立下的“白头约”,更不信赵树理会当癞蛤蟆。也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蜚声解放区文坛的赵树理这一天终于荣归故里。 上党梆子《赵树理》录音片断: 2分20秒 关连中:你在外边有女人? 赵树理:对! (唱)这个妇女好人品, 圆圆的脸盘大眼睛。 贤淑善良又勤奋, 三十出头正年轻。 我于他相逢有缘分, 他是我身边贴心人。 招募厮守八年整,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