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桂英和她的农民“抢手团”

一块写着“岑溪市青年艺术剧团”的牌子,挂在广西岑溪城北新兴路严桂英的家门口。这里不仅仅是她的家,也是剧团的家。“我们的剧团是吃农民饭,穿农民衣的一个剧团!”年近六旬的严桂英团长道出了剧团发展的奥秘。27年来,广西岑溪青年艺术剧团从人拉板车到今天,足迹不仅遍及岑溪277个村,还在中南、西南等农村、部队、厂矿企业演出,平均每年演出400场以上,观众达80万人次。该团常年坚持在农村,被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抢手团”,今年3月20日,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京联合召开大会,该团被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先进集体”称号。
    三甲村是岑溪市区岑城镇属下的一个小村。1981年,在村子的一间旧泥房里,岑溪青年艺术剧团诞生了,曾是岑溪粤剧团的优秀民族歌唱演员的严桂英与曾经经过中国民间舞蹈专业训练的丈夫潘步荣要让艺术走向市场。成立之初,潘步荣负责编剧、创作、导演、教练、舞台布景、灯光布景、发型设计等,严桂英则负责组织人才,经营策划,对外联系,缝纫服装。三甲村生产队里的仓库成为排练场,
打自建团之初,他们就把农民的需要当成演出的方向,演农民看得懂的戏。他们创作的风趣时代剧《爱情外币迪斯科》和《姚付主任乱点鸳鸯谱》等,载歌载舞,情节吸引人,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为剧团更适合农民的口味,他们选演了最受群众欢迎和最具欣赏价值的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舞,名歌与优秀的流行歌曲。他们还将话剧、戏剧题材,用歌舞的形式编成载歌载舞的音乐小品,将音乐舞蹈、独奏伴舞、中国功夫成功地融入到歌舞节目中。
    这些年来,剧团累计创作新节目500多个,除了粤剧,还有歌舞、快板、小品等,节目内容有计划生育、防汛抗旱、婚姻法规、尊老爱幼等,许多节目成为了该剧团的传统保留节目。
在对严桂英与潘步荣的访谈中,最使他们感到自豪与荣耀的是他们始终拥有潮水般奔涌的农民观众。
“不能低估农民的审美水平!”这也是潘步荣经常说的话。因为电视电脑等作用,农民的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像《飞天》这样的古典舞,开始时,潘步荣还担心农民看不懂,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在山沟沟响起,使他更加坚定了要把艺术的精华带到农村的信心。仅2007年,该团在岑溪市14个镇50个村演出60多场,为岑溪市民义演5场,在广东各地演出400多场,成为名闻两广农村的“抢手团”。 

(本站编辑:欢欢)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