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山西双合成食品公司、和谐体检中心和老年乐晋剧团,为50多个老人提前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昨日中午,市区内突然雷雨大作,但挡不住爱的脚步,“中秋送暖”一行冒雨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二站小店区中心敬老院,探望了这里的五保老人。吃团圆月饼、听晋剧曲段、做健康体检,身穿唐装的50多个老人提前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14时30分许,本报一行到达位于刘家堡村的敬老院,老人们特意换上了新做的唐装。敬老院的王院长说:“知道今天有人来探望,老人们都非常高兴,听说还有戏听,有的更是早早就坐在院子里等。”
简单的介绍后,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的赵光晋董事长切开了12份团圆大月饼。一位老人接过月饼,轻轻地咬下一块,眼泪顿时夺眶而出,她用颤抖的声音说,“我一个人孤零零地过了近30年,头一回这么多人一块儿吃月饼。”记者从侧面了解到,赵光晋为了能亲自给老人送来月饼,连中午饭都没吃,就急着赶了过来。
吃完月饼,体检很快开始,和谐健康体检中心的10位医务人员调好了带来的医疗设备,为老人做了内科、外科、眼科四大项十个小项的常规检查。
那边老人轮流体检,这边嗵嗵几声板鼓声响,来自太原市老龄协会老年乐晋剧艺术团的25位票友们拉开了架势,亮开了嗓子,一曲晋剧曲牌联奏合唱《幸福生活万年长》,气氛一下子热闹喜庆起来,随后《打金枝》《蝴蝶杯》《教子》选段引来老人们阵阵掌声。
据小店区民政局的李局长说,这个敬老院今年7月25日才正式开院,短短月余已经住进来50多位老人,虽然还有很多设备不完善,护理人员也显不足,但社会各界都惦记着老人们的幸福,真为老人感到高兴。
特写
提起献爱心 大伙儿二话不说争着来
■五保户老人,咱也唱上两嗓子
敬老院里的老人都是小店人,很多人都喜欢听晋剧,唱腔一起,有的跟着轻声哼唱,有的眯着眼睛跟着曲子摇头点脚,还有的边吃月饼边伴着鼓声用手敲着桌子打节拍。
艺术团的表演渐进尾声,孤寡老人张贵有坐不住了,他是一名晋剧爱好者,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晋剧。听了半天别人唱,自己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吼两嗓子。
伴奏声一响,老人立刻有板有眼地摆起了唱戏的架势,高唱一段《打金枝》中郭子仪的唱段。一曲唱罢,张贵有老人意犹未尽拉着服务员的袖子悄声说,“能再唱一段吗?”当然没问题,伴奏员们立刻掏出已经收起的乐器,一位票友主动走上前,与他合唱一段《明公断》选段。虽然是头次配唱,两人一板一眼却配合得相当默契。
■大肚子、老专家,放弃休息时间来献爱心
敬老院的院子里,远远就看见一名孕妇指挥着一帮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搬送器材,还时不时亲自上手,累了就用双手支撑一下腰部。同事上前拉着她说:“你别动了,怀着孩子怎么能搬东西。”这名大肚子是山西和谐健康体检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叫陈禧,已经怀孕6个月了。
体检中心都是上午上班,下午休息,听说是给老人做体检,10位医护人员都放弃了休息时间。负责检查视力的一位专家已经快60岁了,当天下午本来有个学术讨论会,但他觉得讨论会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老人的事不能耽误。
检查工作开始后,医护人员们及福利院中的服务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搀扶老人,有的指引检查项目,“大爷,来这边!”“慢一点!”“我扶您!”敬老院老人马辉千激动地说:“我都84岁了,被人这样关照着做体检还是头一回哪。”
■晋剧票友都想来,谁也不想落下
“再挤挤,我还带着一个小凳子”,9月4日中午13时,在迎泽公园东门口,一群衣着鲜艳的老年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常年活跃于迎泽公园的“老音乐”晋剧艺术团的票友们。听说是要为孤寡老人表演,原定20人的团队一下子来了25人,王以秀团长说,“大家都想来,谁也不想落下。”一位拉胡琴的票友约好在中途等车,这时,雨点夹着冰雹已经噼噼啪啪打在车窗上。
为了能够给这些孤寡老人献上一台精彩的演出。9月3日上午,全团人员特意坐在一起研究表演唱段,当天下午又加班彩排节目,整整准备了17个节目。“我们都是同龄人哪,好不容易过来看老人们一次,一定要让他们过足戏瘾。”一位头发花白的票友感慨地说。据了解,他们中间年龄最大的一位票友已经72岁了。
(责任编辑:欢欢 )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新编晋剧《汇通天下》重现晋商精神
下一篇:晋剧票友大赛昨日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