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近芳,女,京剧旦角。1932年生于北京。
艺术经历
杜近芳幼年随京剧名家律佩芳学习青衣,10岁起即登台演唱,曾受陈世鼎、刘玉芳等艺人指教。1945年拜“通天教主”王瑶卿 为师,受到王瑶卿悉心教导,并向王瑶卿子侄、梅兰芳的琴师王少卿学习《宇宙锋》、《凤还巢》、《霸王别姬》、《奇双会》、《金山寺》、《贵妃醉酒》等梅派戏。1947年搭谭富英及杨宝森的班挂二牌,上演剧目有《伍子胥》、《红鬃烈马》、《桑园会》、《二堂舍子》、《三娘教子》等。1949年起自己组班在北京、济南等地演出。1949年10月受邀搭李少春的北京起社,在上海天蟾舞台和 姜妙香 、 李少春 、 袁世海 等合演《玉堂春》、《霸王别姬》、《凤还巢》、《孔雀东南飞》、《贩马记》、《野猪林》等剧目。1949年底经王瑶卿推荐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受到梅兰芳悉心指教。也曾问艺于 徐兰沅 、周昌泰、姜妙香等与梅兰芳合作过的前辈或琴师。1951年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 中国京剧院 前身),长期与李少春、袁世海、 叶盛兰 等艺术家同台合作演出。
杜近芳凭着先天的聪颖和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创造了大量感人至深的舞台艺术形象。50、60年代她主演的《柳荫记》、《白蛇传》、《玉簪记》、《桃花扇》、《白毛女》、《西厢记》、《佘赛花》、《谢瑶环》、《柯山红日》等新编或改编戏充分展示出她深厚的传统戏功底和创作演出新编戏的能力。
杜近芳与李少春、袁世海合演的古装戏《野猪林》(1962年)和主演的现代戏《红色娘子军》(1972)都被拍摄成了彩色京剧影片。1976年以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又先后将其《断桥》、《廉锦枫·刺蚌》、《谢瑶环·花园》等摄制成了戏曲片。
艺术特点
其艺术风格兼融梅(兰芳)、王(瑶卿)而有自己的创造,既有婀娜娇艳之美,又具刚劲坚实之力。杜近芳的扮相俊美,台风华贵耀人;她的嗓音宽厚、嘹亮,音色优美,唱腔舒展大方;她的演唱音色甜美、圆润清醇、吐字清晰、以声传情,她善于控制气息、音量和节奏并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技巧。这使她的唱腔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舞台形象秀丽典雅,善于刻画各种不同的人物,无论是古代人物乃至神话人物的祝英台(《柳荫记》)、白素贞(《白蛇传》)、谢瑶环(《谢瑶环》)、李香君(《桃花扇》),还是现代人物喜儿(《白毛女》)、小白鸽(《林海雪原》)、黄英(《柯山红日》)、吴清华(《红色娘子军》),都能在舞台上表现得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在《白蛇传》中扮演白素贞虽是蛇仙却具有热烈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杜近芳把亦人亦仙的双重人物身份熔铸一体,使白素贞的形象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她在《桃花扇》中塑造的青楼女子李香君的形象深刻地展示出人物的温柔聪慧而有富于反抗的性格特征。50年代她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等合作演出的现代戏《白毛女》也获得成功。例如在杨白劳为喜儿扎红头绳的一段表演中,她把走花梆子的传统程式化为轻快地舞弄辫子,左顾右盼,表现出喜儿内心的喜悦和父女之间的深厚感情。在《野猪林》中,她饰林娘子,与李少春的表演相得益彰,《野猪林》更被称为是“传世经典”。
对外艺术交流
杜近芳曾多次出国演出参与对外艺术交流。1955年随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等欧洲八国;1956年又赴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演出;1957年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以《拾玉镯》、《嫦娥奔月》两剧和清唱《金水桥》获得两枚金质奖章和一枚银质奖章;1960年到加拿大和中美洲三国演出;1964年再访法国和比利时等。作为历次出国演出艺术团的主演,杜近芳为向世界各国人民传播与弘扬京剧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杜近芳还在1985年到香港演出了《白蛇传》,1990年又到香港参加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演出活动,当时有许多台湾和国外的戏迷也赶到香港观看。1993年5月以袁世海、杜近芳为艺术顾问的中国京剧院赴台演出团一行97人首次赴台湾演出,杜近芳演出了《白蛇传》、《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凤还巢》等剧目,促进了港澳台和内地的京剧艺术交流。
2004年因首创京剧旦角的科学女性发声方法,并将人物心境与京剧传统的象征性动作有机结合,为京剧的程式动作赋予新的生命,获第三届(造型)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代表剧目
她除擅演诸多梅派剧目外,还有许多独有新编或改编剧目,如:《柳荫记》、《白蛇传》、《谢瑶环》、《桃花扇》、《野猪林》、《蝴蝶杯》、《玉簪记》、《佘赛花》、《桃花村》、《满江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
获奖情况
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二枚、银奖一枚;
1992年获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
(编辑:小默)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