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澄
姚澄,江阴人,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派艺术的创始人。1926年出生,1938年随父投入顾家班学唱常锡文戏,以后在江苏、上海一带乡镇演出,受到观众喜爱。解放后参加苏南文工团,后来加入江苏省锡剧团。 她不但应工青衣,还能兼演花旦及反串小生。她的咬字准确清晰,嗓音圆润
-
蒲剧“阎派”须生二代传人阎景平
阎景平(1942-)二级演员,共须生,省剧协会员。运城市西姚村人。出生梨园世家,祖父阎金环,父亲阎逢春,均为一代蒲剧著名演员。他与1956年随父在晋南专区蒲剧团学艺,1970年分到运城地区蒲剧团,后调郓城县蒲剧团,曾任副团长,党支部书记。他较好地继承了阎派声腔及表演艺
-
婺剧花旦范红霞印象
范红霞(1970 ):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婺剧演员,工旦行。国家一级演员。1988年考入金华市婺剧团,2003年调入浙江婺剧团。代表剧目有《二度梅》(饰陈杏元)、《秦香莲》(饰秦香莲)、《红梅阁》(饰李慧娘)、《拷打提牢》(饰洪苏秀)等。2009年,因饰演《二度梅》中的陈杏元,获
-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志远
2005年9月27日晚,全国政协礼堂丝竹声声,掌声阵阵,河北梆子经典剧目《宝莲灯》正在这里演出。此次庆祝建国56周年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展演周活动中,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精心策划,组成老、中、青、少的强大阵容参演,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晚会结束后,原全国政协副
-
河北梆子一级演员:张荣亮
著名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带着她的新创剧目《钟馗》,踏遍中国,进而走出国门,红极东南亚,十多年来,演出几百场,特别在《院试》一场戏中咏梅一段,用她娴熟潇洒的书法和动听悦耳的唱腔,震撼了无数的观众。一树梅花一树诗,顶风冒雪傲奇枝,留取暗香闻广陌,不以颜色媚于斯
-
评剧武生名家赵连喜
天津宝坻区 评剧武生名家赵连喜(19211979),宝坻西庄村人,著名平民艺术家赵丽蓉的二哥。自幼随父赵秉忠逃荒到奉天(今沈阳)。父亲因剃头手艺好得以结识评剧女艺人芙蓉花,并将大女儿许配给芙蓉花的哥哥,两家关系遂更加密切,于是赵连喜与赵艳蓉、赵雅蓉、赵丽蓉兄妹都成为
-
晋剧须生栗彩云
栗彩云(疤改英),乳名燕子,约于1923年出生在盂县城关东城武村,素有男孩子脾性,受其父(栗二,小本生意人,喜晋剧)影响,入村中自乐班拜郑国华(二旦子,盂县快班花脸)为师学戏,初习青衣。因其嗓音独到且刻苦用功,经一年多努力得戏不少,开锣露演,头角崭露,全班比拼,鳌
-
晋剧须生栗彩云
栗彩云(疤改英),乳名燕子,约于1923年出生在盂县城关东城武村,素有男孩子脾性,受其父(栗二,小本生意人,喜晋剧)影响,入村中自乐班拜郑国华(二旦子,盂县快班花脸)为师学戏,初习青衣。因其嗓音独到且刻苦用功,经一年多努力得戏不少,开锣露演,头角崭露,全班比拼,鳌
-
命薄恰似霜前草,此身未亡形已凋;寡鹄偏遇红鸾照,江山易改志不
张新芳(1927年——2006年8月) :河南曲剧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河南邓县(今南阳邓州)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岁进邓县戏班学艺。攻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带演出。
-
谈马连良先生的京剧艺术
平生业余爱好有三,一曰看京戏,二曰写毛笔字,三曰作旧体诗,也算曾涉及艺术的藩篱了。然而就我近些年的心境而言,我倒认为,既已落后于时代潮流,而艺术又是随时代潮流不断变化的,与其谈艺而招来物议,还不如以不谈为好。何况年事高而体力衰,对上述三种业余爱好久已不复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