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戏曲网红"谈起 把最传统"传播"成最时尚
纵观历史,戏曲艺术一向善于借助新的传播方式再焕生机。在互联网时代,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应当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借力互联网思维和传播手段,推动自身繁荣发展 自幼成名的京剧女老生王珮瑜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红出了戏曲圈,红遍大江南北:登上微博热搜榜、参加中央电视台
-
汇创新剧目 中国“戏曲活化石”池州傩戏焕发生机
73岁的老艺人唐茂华,身体硬朗,聊起傩戏,有说不完的话。 唐茂华是池州傩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记者近日在中国傩文化之乡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见到他时,他正在和村里的其他几个老艺人讨论着傩戏剧本。 池州傩戏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其
-
《戏缘》,一部别样的戏曲史述
前些年偶然在《剧作家》杂志上看到了孙崇涛先生的回忆录连载,内容大概是在杭州大学求学时的段落,很感兴趣,随后才知作者其实这些年一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再之后获赠了全本《戏缘:孙崇涛自述》,正如作者在题记中所表达的:这不仅仅是一部自述人生经历为目的的个人回
-
沈世华 万不可把昆剧视作地方小戏
沈世华,原籍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1941年生于上海,1953年入浙江国风昆苏剧团(后改为浙江昆剧团)学昆剧表演,工五旦,得到朱传茗、周传瑛、俞振飞等名家亲传指授,后担任主演。1986年起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成为中国昆剧艺术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
-
当家青衣王艳讲成名路 感恩众多名师教诲
观众的掌声是对艺术、对演员最大的尊重和爱戴,所以,我把每一场演出都看作是第一次演出,全力以赴,让首次看京剧的观众不能说爱上京剧,但至少会记住京剧带给他们的愉悦。3月8日、9日,鲁信和璧花园迎春京剧晚会将在青岛四方剧院举行,届时,以梅花奖得主王艳为首的天津京
-
六小龄童:我的成功来自戏曲艺术的伟大
刘亨画的齐天大圣 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 农历猴年已在不远处,说到猴,大家都会联想到孙悟空,而说到孙悟空,总有一个名字绕不开,那就是六小龄童。最近,六小龄童讲述自己猴王世家故事的微电影在网上热传,不少人看得热泪盈眶,许多网友表示,六小龄童所饰演的孙悟空是自己
-
范乐新:新南京人把“梅花”带回家
在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评选中,江苏摘梅数量名列前茅。2013年,凭借京剧《穆桂英大战洪州》,南京市京剧团常务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范乐新让古城金陵梅开二度南京戏剧艺术家再次问鼎中国戏剧最高奖。 出生于河北雄县板北村的范乐新,并非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曾一度以为自
-
梅平苑京剧团团长:张萍
张平,原名叶青,1953年生于辽宁抚顺,满族叶赫那拉氏。大专文化,医生,酷爱京剧艺术,梅派青衣。经常演出《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廉锦风》,《霍小玉》,《黛玉葬花》等梅派经典剧目。并且受到现代京剧艺术家李胜素,杜近芳等大家的言传身授,演出日臻完美,是全国
-
越剧表演艺术家林婷婷
林婷婷,越剧王派名家。1947年生于江苏无锡,国家二级演员。1959年考入武汉市越剧团。在1982年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戏曲片《莫愁女》中主演莫愁,先后主演了《苏小妹》、《三看御妹》、《沉香扇》、《盗仙草》、《毛子佩闯官》、《追鱼》、《江姐》等。撰写了论文《从拍摄电
-
晋剧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记全国劳模、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
晋剧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 记全国劳模、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 刘俊发 褚艳 10月30日,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新编历史晋剧《于成龙》在北京长安大剧院热演,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 为演《于成龙》 谢美女剃头 于成龙是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市方山县)人,被誉为臣之标准,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