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小华
广东省大埔县人。广东潮剧院二级演员,闺门旦应行。1978年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在校期间接受陈瑜、林蕴育、刘孟春、卓世雄、张再盛等老师培训,并得潮剧名旦范泽华教益,初学潮剧现代戏《江姐》、《红色娘子军》,后学传统折子戏《闹钗》,开闺门旦行当。
-
王瑞芬
揭阳市人,广东潮剧院二团二级演员,应工旦行。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3岁考入汕头戏曲演员训练班,毕业后,先后在汕头市玉梨潮剧团、汕头市潮剧团、广东潮剧院二团当演员。16岁主演现代戏《社长的女儿》(饰小红),崭露头角;17岁在《红灯记》中演李铁
-
从"戏曲网红"谈起 把最传统"传播"成最时尚
纵观历史,戏曲艺术一向善于借助新的传播方式再焕生机。在互联网时代,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应当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借力互联网思维和传播手段,推动自身繁荣发展 自幼成名的京剧女老生王珮瑜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红出了戏曲圈,红遍大江南北:登上微博热搜榜、参加中央电视台
-
王少瑜
潮州市饶平县拓林镇人,潮剧旦角演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74年在陆丰甲子中学读书。1977年考入汕头戏曲学校。1979年毕业后分配广东潮剧院三团当演员。1983年在广东潮剧院二团。 从艺以来,以旦行担纲,扮演过《思凡》的色空、《益春藏书
-
张枝茂
豫剧表演艺术家张枝茂先生,是著名“豫东红脸王”、中国剧协会员、国家二级演员、河南剧协会员、商丘市戏协理事、商丘市政协委员。张枝茂先生还是豫东唐(玉成)派唱腔的第三代正宗传人和代表人物。他所塑造的一系列生动人物如诸葛亮、刘墉等,名扬苏鲁豫皖
-
张继青
张继青,女,上海市人,原名忆青。江苏省苏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1938年生,工闺门旦,先学苏剧,后得昆曲前辈全福班老艺人尤彩云、曾长生的教授,在传统技艺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2年参加苏州民锋苏剧团。1956年入苏州市苏剧团。后任江苏省苏昆剧团演
-
吴丽华
吴丽华(1956.1-)揭阳市人,原揭阳市潮剧二团担纲演员,青衣行当。1973年参加揭阳曲溪潮剧团,1979年调揭阳市潮剧二团,1986年转业。艺术上得到陈尾、陈美松等老艺人的指导,演唱声音清丽,表演朴实大方。在《龙井渡头》中扮演美娘、《段红玉》中
-
吴丽君
潮阳市人,广东潮剧院一团演员,闺门旦、老旦当行。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52年考入源正潮剧团,开闺门旦行。1953年在潮剧首次旧剧目会演中扮演《大难陈三》的黄五娘,初露头角。1956年参加潮剧演员训练班,受教于黄玉斗等多位名师。同年调广东省潮
-
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杨荣荣
杨荣荣工正小旦、青衣。先后在《法门寺》、《三蒿恨》、《花烛恨》、《张连卖布》、《朝阳沟》、《杜十娘》、《红灯记》、《沙家浜》、《祥林嫂》、《臂塔圆舞曲》等40部戏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
-
蒲剧“阎派”须生二代传人阎景平
阎景平(1942-)二级演员,共须生,省剧协会员。运城市西姚村人。出生梨园世家,祖父阎金环,父亲阎逢春,均为一代蒲剧著名演员。他与1956年随父在晋南专区蒲剧团学艺,1970年分到运城地区蒲剧团,后调郓城县蒲剧团,曾任副团长,党支部书记。他较好地继承了阎派声腔及表演艺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