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筛选
  • 李东桥

      男,出生:1961年12月,农历辛丑年。主攻文武小生,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副团长,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常务理事,陕西省青联常委,陕西省文联委员,陕西省对外文化

  • 王艺华

    王艺华,男,1957年生,万荣县人。国家一级演员,运城地区蒲剧团副团长,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他出身于艺术世家,原籍万荣县集贤村。环境的熏陶,耳濡目染,使他从小就对蒲剧艺术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和潜移默化的感悟。12岁考入稷山戏校学艺,后调

  • 李小锋

      李小锋,男,秦腔文武小生。生于陕西临潼。   他从小热爱艺术,1975年进入陕西临潼县文艺训练班学艺。198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1987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主攻文武小生。先后在秦腔《白逼宫》、《周仁回府》、《清水衙门糊涂官》、

  • 张惠云

      张惠云,女,1941年生人,河北高阳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剧协河北分会理事,河北省政协委员。   她七岁开始学艺,主攻青衣、闺门旦,并随母张凤仙学习了河北梆子,配戏演娃娃生;八岁开始演主戏,十岁

  • 栗桂莲

        栗桂莲是不是新世纪晋剧青衣第一人,回答是肯定的。这是观众经过长期对晋剧中青年演员实力状况和艺术造诣分析对比,特意封给栗桂莲的艺术桂冠,并已在广大观众中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   ―――早在上学期间,栗桂莲就受到晋剧牛派艺术的熏陶――

  • 王冠丽

        王冠丽,白派表演艺术第四代传人,白派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现任中国评剧院白派团团长。   1972年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评剧班,1977年分配到天津评剧院工作。先学刘(翠霞)派后学爱(莲君)派,曾先

  • 王树芳

      王树芳,北京京剧院老旦演员,生于1947年。 艺术经历   1959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孙甫亭。半学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升入二年级。学习不到5年(学制9年),又以出类拔萃的学习成绩先后借调到北京实验京剧团和北京京剧二团担任出国演出任务。毕业后

  • 马兰鱼--秦腔著名演员

    马兰鱼,秦腔女演员。陕西榆林人。1948年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任演员。建国后,历任西北戏曲研究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陕西省艺术学校副校长,中国剧协第二至四届理事,陕西秦腔研究会副会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演秦腔《游西湖》中李慧娘闻名。擅长

  • 越剧表演艺术家林婷婷

    林婷婷,越剧王派名家。1947年生于江苏无锡,国家二级演员。1959年考入武汉市越剧团。在1982年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戏曲片《莫愁女》中主演莫愁,先后主演了《苏小妹》、《三看御妹》、《沉香扇》、《盗仙草》、《毛子佩闯官》、《追鱼》、《江姐》等。撰写了论文《从拍摄电

  • 陈德林

      陈德林,男,淮剧小生。泰州人。   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搬运工之家的陈德林怀着对淮剧这一平民艺术的无限憧憬,跨入了泰州戏校的大门,学起了这原本源自苏北盐阜大地的淮剧。那时他才10来岁。   从专业角度讲,陈德林的条件是不错的,他的嗓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