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玉簪记》是北京京剧院推出的第三部小京剧。他们充分运用小这一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形式,改编整理传统经典,用现代人的理念视角重新解读经典,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昨晚的《玉簪记》为明代高濂所作的传奇。这一次他们大胆将发生在佛门净地的爱情故事还原人性主题,着力描绘青春少年潘必正与小尼姑陈妙常的爱情之美。导演徐春兰说:“是经典的存在给了我们重新解构的可能,虽然主题是新的,但是观众欣赏的是传统京剧表演艺术的神奇之美。”剧中《秋江》、《琴挑》、《逼侄赴科》等段落充分展示了圆场、踢靴子等传统技巧,让不少观众很是惊讶,而最让他们开心的还是古代人对于爱情执著、勇敢又带点傻傻憨憨的表达方式。
《一片桃花红》同样采用了从人性出发,摒弃政治地位概念,写人真实情感的创作方式。该剧编剧、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说:“青春昆曲不是年轻人演昆曲,而是演年轻人的情感故事,要和他们有沟通、有共鸣。”要让发生在战国时代的爱情故事感动今天的观众似乎不太容易,但是它从另一个层面触动了观众。剧中齐王两次利用了少女钟妩妍的情感,最后竟以钟妩妍的生命为代价换取了江山社稷,虽然他表达了悔意,但是许多女观众却愤愤不平。“齐王这样的男人还活什么劲呀!”一旁的罗怀臻笑了,他说:“观众已经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了剧中,台上演的不再和她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文言戏文中融入现代汉语,成了许多传统艺术为接近年轻观众而“故意”做出的一种姿态,但是这个尺度应该把握。
《一片桃花红》中战国人口讲“心灵美”、“拥抱我”,《玉簪记》中大喊“Iloveyou”,甚至还有《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让人感觉在搞笑,似乎失去了昆曲、京剧内在的含蓄内敛之美。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戏曲艺术在当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