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李铁梅回乡举"红灯" 演员耿巧云挑大梁

 


李玉和一家三口


  7月1日晚,恰逢党的生日,中国京剧院的优秀现代京剧《红灯记》首次来青演出。原汁原味的经典京剧选段和跌宕起伏的剧情,对岛城的京剧爱好者来说是一场五星级视听盛宴,就连首次接触京剧的年轻人也被深深吸引:“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不亚于上了一堂激励革命情怀的党课。”饰演李铁梅的国家一级演员耿巧云是地道的青岛人,自1991年首次饰演李铁梅,她已经参加了200多场演出。 
话剧加唱现代京剧平易近人 
 很多观众看过《红灯记》,但大都只有机会看到其中的一些选段。而1日晚上演的《红灯记》时长150分钟,没有中场休息,是中国京剧院的完整版。这也是中国京剧院首次在青演绎全本的《红灯记》。150分钟对一部电影来说已经稍显漫长,但是对《红灯记》观众来说似乎意犹未尽。京剧名家们用韵味醇厚的唱腔、精湛的演技,重现经典片段,诠释国粹魅力,让观众回味无穷。 #p#分页标题#e#
整部剧除原汁原味的唱段带给中老年观众温暖的回忆外,还有很多话剧对白让京剧变得平易近人。这些对白有时幽默诙谐,如第一出中,俏皮活泼的李铁梅问李奶奶为何“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有时又暗藏玄机,如日本军官鸠山一步步引诱李连举叛变,威逼利诱李玉和将密电码拿出。“以我的经验,一个共产党人藏的东西是一万个人都找不到的”,“要工作,给他个副科长”,剧中很多或经典或幽默的台词在观众中广为流传。这种“话剧加唱”的现代京剧模式,让很多闻名而来的年轻人感到不虚此行:“它完全打破了我对京剧的印象,比看电影还过瘾。” 
传承经典永远不变是“红灯” 
《红灯记》是根据1963年沈默君和罗静创作的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而成,影片以主人公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一家三口为缩影,演绎了中国铁路战线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该剧上世纪60年代面世,众多京剧艺术家都曾先后参加演出。 不同于很多根据时代而常演常新的作品,这部京剧一直保持着原汁原味。“我们不会因为时代而去改变它,因为它在创作时就集中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名家、作曲、乐队,称得上是‘十年磨排一出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传承下去,让每一代人都能看到原汁原味的现代京剧。”饰演李铁梅的青岛籍演员耿巧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演员的演出服装样式也是一成未变,这次“铁梅”穿的花布袄,用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初演时做服装剩下的料子。耿巧云说,当晚的演出除了伴奏因为客观条件,没有带来大型交响乐团,其余从内容到服装再到舞美,都与1964年版同出一辙地原汁原味。 #p#分页标题#e#

  据大剧院票务人员介绍,《红灯记》的票是异常火爆,演出前几天就已经全部告罄,随后的加座也是一售而空。 

 红色教育名家荟萃唱“红歌” 

 除了李铁梅,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院三团主演之一的李文林饰演李玉和,他嗓音高亢,音色圆厚,唱腔激昂,是高派艺术有前途的接班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院三团主要演员袁慧琴扮演李奶奶,她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玉倩老师亲授《红灯记》,并曾在国家大剧院开“个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打不下豺狼,决不下战场》《做人要做这样的人》这些熟悉的旋律一响起,演员还没开口,台下的观众们早就开始抢先唱起来。耿巧云更是将这些唱段比作“红歌”,“它们和红歌一样,让听的人了解历史,懂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李玉和、铁梅等人上刑场时,很多观众更是情不自禁流下眼泪。一位年轻观众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次的观看经历,不仅欣赏了国粹之美,更像是走进一个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了一堂激励革命情怀的党课。” 
#p#分页标题#e# 演员专访耿巧云一演20年 
饰演李铁梅的国家一级演员耿巧云是地道的青岛人。1991年,耿巧云首次饰演李铁梅,至今已经20年,共计200多场演出。耿巧云告诉记者,1973年,9岁的她还正读青岛济宁路小学三年级。“当时中国戏曲学校的耿长明老师来到青岛,要从小学生中选京剧人才”,考试的曲目是很多孩子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耿巧云是唯一一个被选中的,成了中国戏曲学校的小学生,专攻花旦。 1990年,中国京剧院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复排《红灯记》,巧云跟着京剧名家刘长瑜老师学了这出戏。说起老师刘长瑜,耿巧云满怀感激:“因为长瑜妈妈,我的人生没有走过弯路。”自1991年,刘长瑜让耿巧云穿插演一折“痛说家史”之后,耿巧云慢慢开始了李铁梅的演出生涯。2005年10月,在北京展览馆剧场的一次演出结束后,长瑜老师对已经演了15年铁梅、演出近百场《红灯记》的耿巧云说:“你是我艺术生命的延续。” 
剧情简介 
《红灯记》以主人公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一家三口为缩影,演绎了中国铁路战线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某地铁路扳道工人李玉和接受了党组织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被捕,残暴的敌人无计可施,最后杀害了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最终继承父亲、奶奶的遗志,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p#分页标题#e#
文/记者 朱洁茹   , 图/记者 何毅 
毛泽东诗词墨宝市博开展 
半岛都市报7月1日讯(记者 王法艳) 由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书法艺术研究分会、中国文化扶贫促进会、青岛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青岛市博物馆承办的《毛泽东诗词墨宝展》于7月1日上午在市博开展。毛泽东嫡孙毛新宇代表家人发来了贺信。 
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书法艺术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孙洪涛告诉记者,这是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举办毛泽东诗词墨宝展,之所以选择青岛,是因为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毛泽东生前多次来过的城市,又有建党90周年和青岛建置120周年的契机。 
此次展出的90幅毛泽东诗词墨宝是从上千幅作品中挑选出来的,采用特殊工艺精心复制而成,分为“自作诗词”和“手书古诗文”两部分,包括著名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二首·送瘟神》和《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等,再现了毛泽东诗词书法艺术的神韵。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