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的新方位

岁值冬季,上海武康路的梧桐叶落了,人们踏着落叶,一路斑斓,走进新开放的巴金故居,呼吸绵长的书香。
巴金,让人们忆起海派文化的昔日荣光。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自信,更让人憧憬海派文化的未来辉煌。
一个“海”字,是上海的个性,是海派文化的品格。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贡献这正是海派文化的历史新方位!
没有城墙的城市
许多古城有城墙,上海有城墙吗?别说外地人,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都摇头说:没有。“其实上海有城墙,在上海老城厢,有一段幸存下来的古城墙,”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伦新说,他多次陪客人前往探访,感慨沧海桑田之变这段残存城墙当年曾是“沪城八景”之一“江皋霁雪”所在,当年城墙外的空旷田野,高楼大厦早已拔地而起。
上海堪称国内建城墙最晚而“拆墙”最早的城市。海派文化,是没有“城墙”的文化,特征之一是从容开放。
当年,全国各地文化人才如万川归海,汇聚于此,至今余响未绝:鲁迅、胡适、陈独秀、茅盾、巴金、郭沫若、瞿秋白、叶圣陶、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林语堂、刘半农、陶行知、胡风、周扬、夏衍、田汉、洪深、聂耳、傅雷、周信芳、盖叫天……这是一串长得几乎开不完的名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史证明,开放和包容,早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当年,上海曾是纳粹屠杀下数万犹太生命的庇护地。1937年至1939年,上海是当时一座外国人无需签证和担保就可进入的大都市。于是,犹太人带着他们唯一可携带的物品护照,流亡上海,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在提篮桥度过了一段艰辛而又不乏温情的岁月。
一个甲子过去了,定居美国的犹太老人薇拉苦苦寻找着她当年随父母流落上海时的邻居,不久前,她终于找到了60多年前的上海邻居。通过视频电话,老人与当年的邻居周慧珍进行了一次“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当年的小女孩已经苍颜白发,依然清楚记得用上海话问一声“侬好”。
时光飞转。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没有“城墙”的故事仍在延续……
拥有创新的灵魂
学者指出,人们往往以为上海的文化特征是“求新、求变、求时髦”。事实上,自上海开埠以来,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总是能在上海形成新的文化体。上海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以及上海从骨子里对文化创新的孜孜以求,无不与这种历史渊源、文化心态有关。
今天,人们对“海派文化”的权威阐述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以吴越文化为主干,汇集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并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因素,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富有独特个性的多元文化。
“对海派文化而言,并不是西洋的就都好,也不是传统的都好,因此是有选择性地接受,吸收了别人最好的东西,求自己的创新。”上海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秘书长张止静说。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上海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外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凡举京剧、昆曲、越剧到电影、话剧、美术……几乎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是在上海率先完成现代化的转型,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嬗变”,才获得喷薄而出的崭新生命力。
找准新的历史方位
岁末年终,众多中国文化领域的创新探索之举在上海接连“落子”,速度之快、频率之疾,几乎令人目不暇接:11月18日,首个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落户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2月1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部市合作的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开工建设;12月8日,世界版权组织将在上海研讨互联网时代数字版权的未来……
“十二五”刚刚开局,上海就在后世博的文化轴卷上挥毫泼墨、妙笔生辉: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一系列重大文化项目呼之欲出。海派文化,正在厚重积淀中追求更激动人心的发展。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