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河南文化产业网1月10日消息:有着豫剧“红孩儿”之称、年仅5岁的邓鸣贺是周口淮阳县赵玲艺术学校幼儿班的一名学生,他要在除夕夜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节目。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邓鸣贺的爷爷邓庆华,他正在北京陪同邓鸣贺彩排,他对邓鸣贺要上龙年春晚这一消息再次进行了证实:届时,邓鸣贺将在戏曲联唱节目中出场。其实在1月2日,央视播出的《我要上春晚》的节目中,邓鸣贺和其他3组选手水晶球达人胡启志、“大衣哥”朱之文以及IME组合就收到了2012年春晚总导演哈文的邀请函(如图),入选春晚节目组。
在已播出的《我要上春晚》年度总决赛的舞台上,邓鸣贺穿着小红肚兜,眉间一个小红点,白白胖胖的脸蛋,特别像“红孩儿”,一出场就“技惊四座”。一个5岁的小朋友,站在台上毫不紧张怯场,唱念做打,动作眼神都有板有眼,毫不含糊,俨然是一棵形神兼备的戏曲好苗子。在台上不唱戏的时候,邓鸣贺的小脸上又一派严肃,颇有点儿少年老成的意思。当场嘉宾点评时就说:“这孩子不唱戏白瞎了!”邓鸣贺自己也宣言:“长大要当艺术家!”《我要上春晚》的编导说:“豫剧一直都不乏出彩的小演员,但女孩子多些,小鸣贺这样的男孩本来就少,他也的确特别出彩,只要一登上舞台,不管是排练还是真正的录制,他就马上起范儿了。”虽然在舞台上是个认真的戏曲演员,但台下的邓鸣贺还是个5岁的小孩子,邓庆华说:“别看他在台上时挺严肃的,有时候也哭鼻子。有一次录制节目特别晚,鸣贺累了就先睡着了,快轮到他上台去叫醒他时,他就开始闹觉,上台唱时也不严肃了,也开始走音儿了,还带着哭腔。”
据悉,小鸣贺自小就显示了独特的戏曲天赋,刚牙牙学语时就跟随精通说拉弹唱的爷爷学唱戏,“学啥像啥,且一学就会。”邓庆华这样介绍小孙子。确实,小鸣贺就像他爷爷说的一样,多才多艺,歌舞、戏曲、小品俱佳。
2006年6月,小鸣贺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大名县地处冀、豫、鲁3省交界,豫剧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地方戏大剧种,渗透在骨子里的腔调,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几句。邓庆华原本就是当地一个小剧团的伴奏员,弹得一手好琵琶,在当地颇有名气。剧团解散后,邓庆华常常参加当地的戏迷协会活动,为大家伴奏演唱。
小鸣贺从小是在他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1岁多时,就被爷爷抱着去参加“戏曲活动”,只要胡琴锣鼓一响,小鸣贺瞪圆了大眼睛就朝台上看。据说,邓鸣贺刚会走路,就喜欢颤颤巍巍地摸摸锣鼓等家伙。
一年后,戏迷协会的大爷大娘们都特别喜欢逗这个胖乎乎的小娃娃。一天,有人逗他:“给大爷大娘们唱一段?”
“嗯。”小家伙还真答应了。
好啊,伴奏的老爷爷们来了兴致,乐队走起来——
“咱两个在学校整整3年,相处之中无话不谈……”好家伙,一张嘴就是《朝阳沟》里的“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唱着唱着,邓庆华就发现孩子的目光开始寻找自己。
“他往下就不太会唱了。”可这“不掉板不连弦”的唱腔,着实“震撼”了台上台下的人们。“这娃娃天生就是唱戏的好材料啊!”“不学戏,太可惜了。”大家的话让邓家人着实有些动心。
邓家人问孩子:“你想去学唱戏吗?”“想。”看着孩子咧着嘴,乐着大声地回答,一家人一商量,中!那就去学。
2010年3月28日,邓庆华慕名带孙子来到淮阳县赵玲艺术学校幼儿班学习。3岁多,几乎是当时学校最小的孩子了。爷爷奶奶担心孩子一下子就住校会不适应,就在当地的宾馆住了11天才离开。
这个长得可爱、学啥又特别快的孩子当然也很快成了老师的心头肉。在入学面试的时候,一个简单的表演唱,就让老师们欣喜不已。“别看岁数小,唱功不错,有点专业的意思。”学校的负责人赵玲介绍说,小鸣贺3月份入学,6月13日就参加了河南电视台戏曲栏目“梨园春”的擂台赛,一举夺得擂主,这个留着“三块头”、穿个红兜肚,打扮得像西游记里红孩儿的小娃娃,就这么被大家亲昵地称作“豫剧红孩儿”。仅仅一周后,小鸣贺就跟随栏目组进京演出。
名声伴随着演出增多而越来越大,这种舞台实践也让邓鸣贺的表现越来越成熟,这期间,他多次和戏曲老艺术家、名家同台,马金凤、小香玉等都乐意指点这个小娃娃。2010年,邓鸣贺几乎唱遍了河南的大舞台,也被评为“河南省少儿十大名票”,获得第六届少儿艺术大赛金奖,还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欢乐英雄集体冠军”。去年11月,小家伙还一举拿下了第十五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并在现场角逐中一举夺魁,以5980分得了“状元”。
昨天上午,记者同邓庆华通过电话后了解到,邓鸣贺将于12日左右进入春晚剧组参加联排。这个“小大人”却坚持保密原则,对记者的采访提问有选择地回答:
“能上春节晚会开心吗?”
“当然开心。”
“告诉叔叔,咱这回唱哪段?”
“我不能说,我和他们(春晚剧组)有保密协议。”
邓庆华告诉记者,春晚的哈导演一眼就喜欢上了虎头虎脑的小鸣贺,他们在去年12月27日已经来到春晚剧组报到,并通过了节目审查,不久将参加正式联排,届时,邓鸣贺将在春晚戏曲联唱节目中出场。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豫剧新作《苏武牧羊》
下一篇:豫剧名篇《苏武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