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八一建军节之际,上海沪剧院经典传承版《芦荡火种》8月1日在沙家浜部队诞生地江苏常熟首演。当年在沙家浜养伤的36名伤病员家属代表、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沙家浜部队官兵代表、驻常熟部队官兵代表和当地市民一起观看演出。
1960年1月,沪剧《芦荡火种》首次公演于上海共舞台,该剧讲述我党地下隐蔽战线掩护新四军伤病员的故事,广受好评,之后被移植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并成为各种地方戏曲作品。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沪剧院今年复排《芦荡火种》,推出明星版与青年版两组阵容。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复排《芦荡火种》过程中,我们不但在总结前辈的艺术成果,也是在传承沪剧的精神与文化传统。”从《芦荡火种》1960年首演至今,上海沪剧院多次复排《芦荡火种》。从第一代阿庆嫂丁是娥,直至明星版主演程臻、青年版主演95后洪豆豆,《芦荡火种》先后有七代演员扮演过阿庆嫂。众多唱段更是广为流传,除了被京剧移植后唱遍全国的“智斗”,还有“旧恨未消新愁添”、“办喜事”、“开方”、“芦苇疗养院”、“月如银钩星似棋”等。茅善玉表示:“《芦荡火种》影响了沪剧的走向,这是上海沪剧院的光荣。从生活到艺术,《芦荡火种》创作经历了一次升华与飞跃,我们很有必要重温这出戏的创作过程,将上海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久。”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如果没有那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