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评剧的传承与发展”专题讲座
戏剧理论家、评论家、西路评剧研究专家翟小纯,作客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西路评剧人才培养”培训班,作“研讨评剧的传承与发展”专题讲座。石家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石家庄市演艺中心有关负责同志,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全体演职员包括退休的老同志代表,“西路评剧人才培养”培训班全体学员,来自东北、华北以及有关省市的评剧专业演员、评剧爱好者一百多人参加了讲座活动,大家热情高涨,一些听众还搬来了十几把椅子,把个会议室做的满满当当。翟老师的讲座理论严谨,实例丰富,幽默感人,通情达理。讲座中得到听众十几次热烈的掌声,翟老师幽默的说:希望大家最后一并鼓掌,大家还是掌声、笑声不断。课间、课后大家讨论不断,赞誉不断,感慨不断……。
翟小纯从评剧的特征说开去,讲到:评剧曾经覆盖全中国(包括新疆、云南、广西、甘肃等),评剧的最大特点是说普通话、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是评剧的生命线;说百姓话、唱百姓腔、演百姓事、评剧就有饭吃。
翟老师以现代西路评剧创始人张淑桂老师的成长史为例,强调东西路评剧结合的重要性。张淑桂老师是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张淑桂8岁进入1949年底由津来京的由新凤霞主演的凤鸣社,与新凤霞同台演戏。该社后来成为首都实验评剧团,后更名北京市评剧团,再后随团并入中国评剧院,曾跟西路评剧老艺人小蜜蜂、花月仙学戏,是当今西路评剧代表人物,是中国评剧院在演唱上获得掌声最多的演员,在评剧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作为解放后第一出西路评剧《花亭会》的主演,张淑桂承担着重要的历史重担,《花亭会》的首场演出,是在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梅兰芳主持的全国演员进修班晚会上,当晚参加进修班晚会的,有全国各剧种的名家,他们是京剧的梅兰芳、历慧良,粤剧的红线女,越剧的袁雪芬,沪剧的丁是娥,豫剧的常香玉,汉剧的陈伯华等。
翟小纯从评剧的特征说开去,讲到:评剧曾经覆盖全中国(包括新疆、云南、广西、甘肃等),评剧的最大特点是说普通话、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是评剧的生命线;说百姓话、唱百姓腔、演百姓事、评剧就有饭吃。 翟老师以现代西路评剧创始人张淑桂老师的成长史为例,强调东西路评剧结合的重要性。张淑桂老师是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张淑桂8岁进入1949年底由津来京的由新凤霞主演的凤鸣社,与新凤霞同台演戏。该社后来成为首都实验评剧团,后更名北京市评剧团,再后随团并入中国评剧院,曾跟西路评剧老艺人小蜜蜂、花月仙学戏,是当今西路评剧代表人物,是中国评剧院在演唱上获得掌声最多的演员,在评剧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作为解放后第一出西路评剧《花亭会》的主演,张淑桂承担着重要的历史重担,《花亭会》的首场演出,是在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梅兰芳主持的全国演员进修班晚会上,当晚参加进修班晚会的,有全国各剧种的名家,他们是京剧的梅兰芳、历慧良,粤剧的红线女,越剧的袁雪芬,沪剧的丁是娥,豫剧的常香玉,汉剧的陈伯华等。
当张淑桂出场唱“高文举稳坐在书房中”一句西路小生腔时,震惊了在场的观众,声音未落就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戏曲界的专家对《花亭会》给予充分肯定,这标志着现代西路评剧的诞生。张淑桂在接下来的《向阳商店》刘春秀、《夺印》胡素芳、《杨三舍化缘》、《三女除霸》、《鸳鸯谱》、《恩与仇》、《甜蜜的事业》剧目中都有突出表现。
张淑桂也是在文革中第一批进入牛棚的“三名三高分子”,后来,由于让张淑桂出演《向阳商店》,才被放出。在文革版《向阳商店》中,张淑桂演一号人物刘春秀,当时的北京评剧团主要阵容都上了,有马泰、魏荣元、花月仙、张德福、席宝昆等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在这样的阵容里,张淑桂获得的掌声同样是最多的。那时,全国许多评剧团都学《向阳商店》,就连骆玉笙(小彩舞)也对《向阳商店》中的反调唱腔十分感兴趣。著名河南坠子艺术家马玉萍向张淑桂索取唱谱。荀慧生的夫人张伟君欣赏张淑桂的演唱,代荀慧生受张淑桂为徒,向张淑桂赠有关荀慧生的书籍,其女儿荀令莱向张淑桂传授了《金玉奴》。2011年,宇扬评剧苑建苑十周年,想排一出大戏《王少安赶船》,大家经过研究决定,非请张淑桂出山不可,于是,在评剧不景气的今天,年逾七十的张淑桂不计报酬、披挂上阵,并再次得到观众极为热烈的掌声。最近,一些评剧团体、戏剧单位、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单位纷纷找张淑桂老师寻求合作,这正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因为戏剧最终还是需要市场检验。
翟老师精心讲解了张淑桂的“一杯糖水”,讲解了张淑桂的主创剧目:《向阳商店》刘春秀、《夺印》胡素芳、《花亭会》高文举、《甜蜜的事业》唐二婶、《恩与仇》、《帝女花》、《抢状元》、《杨三舍化缘》、《棒打薄情郎》、《凤冠梦》春娘、《智取威虎山》小常宝、《三女除霸》、《瑞云》、《刘云打母》、《杨八姐游春》佘太君、《劝爱宝》、《花为媒》、《左连成告状》、《鸳鸯谱》、《艺海深仇》、《四季长青》、《王少安赶船》二表嫂、《姑嫂英雄》等。翟老师认为:能否成为一个戏曲的派别,标准有三个硬条件:第一,要有首创的艺术。张淑桂是中国评剧院第一次以“西路评剧”命名剧种、“西路评剧”第一出戏《花亭会》的主演之一。第二,要有首创的名剧名段。张淑桂主演的评剧名剧《向阳商店》、《夺印》等剧目都是首创剧目,且都有名段子,被业内外充分认可。第三,要在演唱和表演上独具风格且被广泛认可。张淑桂的西路评剧,以及她首创的西路评剧与东路评剧相结合的“夸手”、“卖菜”、“见口袋”等唱段,知道评剧的就知道这些唱段。
评剧的流派多是评剧繁荣的基础,全国“一个味”的评剧只能是心胸狭隘的表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博取众长、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才能厚积薄发,发展壮大。张淑桂艺术实践举例说明:高亢激昂:《花亭会》、《夺印》等;行云流水:《向阳商店》“买菜”等;慢板悠长:(《夺印》湖边芦苇)等;抒情明亮:(《向阳商店》一杯糖水)等;痛快淋漓:《甜蜜的事业》等;板式“俏”“妙”、吐字珠玑。《王少安赶船》等;板头瓷实、高潮到位、酣畅淋漓、唱念做打《恩与仇》《帝女花》《棒打薄情郎》《凤冠梦》《智取威虎山》、《杨八姐游春》《左连成告状》《鸳鸯谱》《王少安赶船》等。张淑桂是东西路评剧的结合第一人,在东西路结合中名段最多、名戏最多、理论与实践最多。翟小纯老师列举大量实例说明评剧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他分析道:魏荣元唱腔的“足”《钟离剑、夺印》;马泰唱腔的“帅”《向阳商店》;赵丽蓉唱腔的“味”《小二黑、祥林嫂》;花月仙唱腔的“俏”《向阳商店》等。
翟小纯强调演唱行腔“托得住”的硬道理。例如:张淑桂“东西路结合大甩腔”;马泰“瞎子歌”;魏荣元“黑鱼嘴”;新凤霞的“会计姑娘”;天津评剧的“大口落子”;东北“韩花筱”的特点等。翟小纯最后的核心提示是:必须走东西路评剧结合的道路!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百姓话、唱百姓腔、演百姓人!必须吸收和借鉴百家之长,练就看家本事,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得到广大民群的认可。才能演好戏,做好人。戏曲的成功标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作者:池玉兰 本文征求过有关专家意见。)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