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皮金滚灯》获奖背后 易稿数10次终获丰硕成果

   历时4个月排练,反复修改数十次,最终确定3个版本的川剧《皮金滚灯》……在刚刚结束的第21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上,重庆川剧班排练的作品《皮金滚灯》崭露头角,获得编排类专业组最佳集体剧目第一名的好成绩。7月31日,记者前往重庆市川剧院,了解了其获奖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20多年来,培养出了大量戏曲艺术新秀和大批戏曲艺术的年轻观众,被誉为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

  “编排类专业组最佳集体剧目第一名”收入囊中

  “《皮金滚灯》这部戏我非常熟悉,重新编排后亮相小梅花荟萃,可谓扬长避短。三个人同时滚灯,无论是观赏性、技巧性还是艺术性,都非常的有优势。”负责排练的“梅花奖”演员胡瑜斌向记者表示,前往江苏参赛前才最终确定了三个版本的表现形式,最终在台上展示的是8分13秒的这个版本。对于孩子们来说,音乐点和身段的统一是最难的,到达江苏入住酒店后,依然没有停止对技艺的练习,力求把最佳状态呈献给评委和观众。胡瑜斌介绍,此次获奖,主要得益于领导的重视,选材的准确,以及孩子们的刻苦。通过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剧院以及这些后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拿到这个奖,我们内心都很高兴,这些孩子们的努力获得了认可。”国家一级演员张建平透露,获得最佳集体剧目第一名,给予剧院和学校充分肯定。6位选手其中5人因为参赛年龄的限制,只有这一次机会,然而他们把握住了机会,经受住了考验,现场的表现很专业。谈及获奖过后接下来的学习安排,张建平表示,就比赛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调整,强化腰和腿的训练,接下来的比赛机会很多,也会让孩子们多参与,参赛情况将及时与川剧班孩子讲解沟通,从而实现整体拉升。

  

 

  历经磨练 取长补短 努力迈向人生目标

  “这次比赛我收获了很多,看了其他队的演出才发现我们的不足。我还要继续努力才行。”《皮金滚灯》演员之一的林肯接受采访时表示,获奖开心的同时,看到了其他地区少儿戏剧演员的优势,回来后要加强训练,尽快把自身的不足补起。

  “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还有老师不辞辛苦为我们排戏,才能在比赛上取得好成绩,有付出总会有回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需要更加努力。”一同前往参赛的白梦孟表示,虽然获得了大奖,但是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接下来将尽快缩小差距。

  一次获得大奖,为重庆市新增了6朵小梅花。接下来6朵小梅花演绎的《皮金滚灯》将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