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南派武打的艺术特点

   粤剧艺术,源远流长。细数过往历史,粤剧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语言优势,立足珠三角,辐射全世界,在全球华人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戏剧界行内就有这么一句话:“京剧全国第一,粤剧世界第一”,粤剧当之无愧。

  粤剧南派武打艺术,是粤剧艺术自身的鲜明特色之一,是它和其他剧种予以区分的一大特点。

  粤剧南派武打艺术与南派武功

  粤剧传统武功,内容丰富,种类很多,除种种的徒手搏击和器械对打两类外,还有翻腾跌扑(高台功夫)、身段功架等,独具特色,自成风格。

  在粤剧的粤剧南派表演艺术中,“南派武功”使用广泛,早期粤剧的日场正本戏,多由武行担纲,某些出头戏(折子戏)也有不少南派武打,是粤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

  

粤剧南派武打

 

  (图片转载自网络)

  粤剧南派武打脱胎于岭南武术,其搏击理念上也是和岭南的武术一脉相传。在一些术语、口诀上,难分你我。像“手桥”这种在岭南拳种才有的术语,还有“沉肘落膊”这种对身体姿势的要求,都是在练习粤剧南拳时必要的传承,现今风靡世界的“咏春拳”现知的几大流派的祖师,都是红船子弟;而现在的“咏春拳”更被誉为“红船咏春”。

  拳作为武术流派最基础的武技,也是粤剧武打的基础。

  

粤剧南派武打

 

  粤剧南派艺术传人林国光(中)向两名弟子传受基本功。 李波 摄 (图片转载自人民网)

  粤剧的南拳,俗称“打手桥”,“桥”是指手臂,因为对打双方交手时两手相交形似桥状而得名。也是寓意手是交手双方沟通的桥梁。

  必须注意的是,粤剧南拳首先是表演艺术,进行所有的训练都是以让观众达到审美效果为目的。在舞台上,一个武林高手未必能演好一个武打角色——虽说彼此存在渊源,但南派武术与粵剧南拳还是有很多不同——粤剧南拳的招式、力量、速度都是经过加工变化的,是一种艺术的夸张。

  本稿件节选自中新网广东《粤剧南派武打艺术与民间搏击武术的区别》一文,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