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总结表彰会现场
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霞讲话
为获奖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12月11日下午,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总结表彰会在郑州召开。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霞,各省辖市文广新局主管局长、艺术科长,省直文艺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参赛院团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获奖名单以及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名单,并现场为获奖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
大会首先总结了戏剧大赛情况。河南省戏剧大赛是我省专业艺术的最高赛事,每三年举办一次,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本届大赛分为省市级院团组和县区级及民营院团组两组分别进行,共有80台剧目参加复赛,其中省市级院团组29台、县区级及民营院团组51台。经过复赛评审,选拔出43台剧目在驻马店市集中决赛、展演。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两组共评出河南文华大奖21台以及文华剧作奖、导演奖、音乐创作奖、舞台美术奖、表演奖等单项奖若干。
大会总结指出,本届戏剧大赛具有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紧扣时代主题鲜明,来源生活真切感人。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四个河南”建设等时代主题,涌现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
二是题材内容百花齐放,地域文化名片凸显。参赛剧目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达到了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各地致力于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打造了大量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秀剧目,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为各地打造了一张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三是舞台呈现大放异彩,佳作迭现推陈出新。大赛参赛剧种丰富,风格迥异,除了豫剧、曲剧、越调、京剧等戏曲类型之外,话剧、歌剧、儿童剧等剧种,以及蒲剧、道情等稀有剧种也佳作涌现。此外,武戏堪称本届戏剧大赛的一大亮点,出现了一些文武俱佳的大戏。
四是本土人才崭露头角,名家新秀传承并进。大赛不仅显示出我省拥有一批实力不俗的主创队伍,还涌现出了一批艺术新人,体现了文艺创作队伍传承有序,和谐并进的积极面貌。大赛达到了历练戏剧队伍、推出艺术新人的目的。
李霞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戏剧大赛取得的成绩。她说,近年来,河南紧紧围绕打造“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目标,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河南文艺事业呈现出百舸争流、欣欣向荣的气象。本届戏剧大赛,全省参与热情高涨,各地、各院团都高度重视大赛,形成了强烈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激发了全省文艺事业的活力。此外,本届戏剧大赛第一次将省市级院团和县区级以及民营院团大赛合并举行,是历届大赛中参赛院团、参赛剧目、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届大赛,同时也是第一次全省集中现场决赛、展演,第一次在大赛结束后及时召开全省总结表彰会,显示了我省戏剧事业发展的新气象。
其次,李霞分析指出当前我省戏剧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热门题材扎堆现象严重。本届戏剧大赛中,涌现出大量的反腐倡廉戏、扶贫攻坚戏、地方名人戏等,热门题材呈扎堆现象。一些剧目为了“蹭热点”,甚至乃至忽视了剧情是否顺畅、人物是否真实。二是地方题材热度过盛。大赛中涌现出大量的地方文化戏,有些作品取得了优异的表现,但总体来说,突出的优点不多,存在的问题不少,有些作品为了博取眼球,甚至对地方文化给予过度的异化、乃至扭曲,同时也容易给人带来审美疲劳。三是现实题材创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大赛中出现了一些现实题材精品力作,但不少作品故事内容生搬硬套、剧情逻辑不合理、人物形象不可信、艺术品位不高等问题,一些作品在追求表面的哗众取宠时,而忘了戏剧本身应该承载的深厚的社会人文内涵,忘记了戏剧艺术自身的创作规律。四是本省主创队伍仍显薄弱。总的来说,我省的主创队伍还不够壮大,尤其年轻队伍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我们的许多新人还没有冲到全省大赛的舞台上来,本土、本地、本团的主创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一些演员基本功不够扎实。当前许多院团,常年奔波在各地演出,演员普遍放松了基本功的训练,一些演员舞台表现生硬,塑造人物不够自然,艺术分寸把握的不够到位,对舞台呈现效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六是借演员现象较为突出。大赛外请演员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县区级及民营院团,不仅主创人员基本外请,甚至有些院团几个主要演员也全都是外请,对本团演员的发展,难免会造成一种伤害,而在大赛之后,如何保证剧目演出的质量,也是一道难题。七是仍存在大舞美、大制作的问题。一些院团在打造剧目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团的经济实力与日常演出问题,过于庞大的阵容,过于华丽的舞台设置,不利于后期的持续演出。
最后,李霞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全省的文艺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一方面,要坚持用文艺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自身在推进文艺繁荣发展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努力推出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艺术创作,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对优秀文艺作品的期待,要把人民群众喜不喜欢、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
二是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标准,努力攀登文艺高峰。一要突出思想精深。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二要体现艺术精湛。文艺创作要树立精品意识,遵循艺术规律,从生活的河床中打捞素材,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并在作品呈现上不断精益求精,用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征服观众的心灵。三要坚持制作精良。要以严肃的态度和严格的标准对待创作,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注重艺术创作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并在艺术实践中反复打磨,不断提升。要倡导工匠精神,摒弃浮躁心态,真正打造拿得出、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三是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努力谱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一要围绕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进行重大主题创作。重要时间节点是我们工作的坐标。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要把握好这些重要时间节点,提早谋划、提前部署,重点进行相关主题创作,唱响时代强音。二要推出反映时代特征的精品力作。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创作一批深刻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实践、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生动表现人们追梦奋斗经历的优秀作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三要引导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这是文艺创作最丰沃的土壤。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推出更多以人民为主体、反映人民生产生活、表现人民喜怒哀乐、接地气、有温度的现实题材作品。
四是着力提升文艺原创力,不断推动艺术创新。一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把握好“守”与“变”的关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推出更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二要着力提升文艺原创力。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文艺工作全过程,大力推动观念、内容、形式、手段创新,推动传统艺术门类之间相互融合,推动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形式相互借鉴,推动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不断推出富有艺术创造力的优秀作品。三是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文艺工作者艺术探索的积极性,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不同形式和风格充分发展。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为艺术创作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和相对宽松的环境,让文艺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充分施展、艺术才华竞相呈现。
五是大力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努力培育高水平文艺人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名家大师的重要作用。要借助“艺术名家推介工程”等,进一步发挥名家大师的艺术创作热情,发挥好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把德艺双馨作为追求目标,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另一方面,要为青年艺术人才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要大力抓好青年人才培养,组织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升主创人员以及演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借助艺术名家推介工程、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等项目大力推介优秀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德艺双馨、名家辈出的戏剧人才队伍。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